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是文明的一种载体,是对情感的期待,对智慧的尊崇.然而,图书并不永远是文明旗帜下的一块丰碑.它所承载的有激越和壮烈,也有悲怆和消沉,有慷慨如歌,也有寂寥如水,它可以是铭刻时代的"史记",也可以是刺破江湖的"吴钩",它可以是粉饰太平的"后庭花",也可以是悠然自得的"桃花源"??在图书的长卷中,所谓的英雄和宵小,都会有一席之地,所谓的长啸和短叹,都会成为揭开历史的钟鸣.由此,图书便拥有了一种独立的个性,或者说,它拥有了独自解析文化和文明的特别权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天宝年间,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日趋频繁,连年的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不幸。诗圣杜甫的《兵车行》就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这一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3.
2001年,曾经叱咤风云、改变了中国现代历史走向的张学良将军以101岁高龄去逝,超过百岁,堪称人中之瑞。然而,他的“生命”却是短暂的。在人生之途渐近尾声时,他回首一生不无悲怆地说道:“我的事睛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悲怆交响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1893年)完成的,这也是他总结自己一生的力作。作品特别深刻地体现了柴科夫斯基个人的痛苦和斗争、愤怒和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追求,讴歌了人生乃至生命的辉煌,表现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充满了人生哲理和真挚的情感。不失为一部充满深厚教育意义的传世之作。自1986年,我校开始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在一无教材,二无上级要求的情况下,我尝试着选用一些中外名曲作教材供高中音乐欣赏课所用。10多年来,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欣赏教…  相似文献   
5.
唐代登高诗以感叹人生、忧时伤事为主要内容,感慨、感喟、感怀、感伤为情感基调。唐代文人普遍具有社会关怀、民生关怀,他们的诗作体现出古典诗歌的悲怆美、意境美、音律美,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围棋天地》2006,(2):31-31
十六年悲怆情结,烈日出昆仑如海。 应氏杯是一张布满悲怆的胜负契约,每当一个四年过去,都会抹上一道悲壮色彩。  相似文献   
7.
鲍辉 《林区教学》2013,(2):69-70
一些学者往往以西方的悲剧或是悲剧理论来评论东方的悲剧,更有甚者,得出东方缺少悲剧或是无悲剧的结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及日本巨著《源氏物语》中体现的悲剧精神是西方悲剧中所无法比拟的。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同属于东方悲剧的两部著作在主题思想上﹑人物形象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在此由于篇幅限制对这部分不做赘述。可是另外,由于文化土壤以及民族性格的差异,使其在悲剧意识上的体现也出现很多不同之处。文中主要从两部著作中对悲剧意识的描写中来探讨比较中日民族在悲剧美学意识上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路德维西·冯·贝多芬,1776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的波恩,1827年3月26日卒于维也纳。由海顿和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占典主义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手里被极大地扩充和发展。他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合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刍议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怆》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曲子凸显了"抗争命运"、"超凡脱俗"的人物个性。作曲家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作品风格和主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的咏史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蕴含着深沉浓郁的悲怆美,高度集中地体现了晚唐咏史诗的审美趣味,而其悲怆美的形成则离不开诗人对画面场景的精心剪裁,对意境情趣的营构,以及其大胆酣畅的讽刺手法.这使得李商隐的咏史诗显得摇曳多姿,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