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6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教育   25558篇
科学研究   1762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1688篇
综合类   908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1591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2414篇
  2013年   1944篇
  2012年   2341篇
  2011年   2546篇
  2010年   2307篇
  2009年   2298篇
  2008年   2514篇
  2007年   1954篇
  2006年   1501篇
  2005年   1474篇
  2004年   1378篇
  2003年   1481篇
  2002年   1126篇
  2001年   864篇
  2000年   813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从教34年的北辰区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凤伟深知心理学在幼儿日常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提升自身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她摸索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将心理学融入幼儿教育的办园模式,用爱心与智慧守护幼儿最美好的童年,给予幼儿无限温暖和滋养。  相似文献   
2.
3.
4.
章分析了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提出要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探讨了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都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 ,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以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而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是随心理科学和体育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为适应体育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它的母科学———心理学方法的一般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也极大丰富了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手段 ,使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已成为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国内,对此问题也相当重视,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在体育教学领域,开展有关专家型体育教师的研究,不仅对体育师资的培养和体育教师的进修培训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而且对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加速我国体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也有着重要意义。借鉴心理学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及教学研究是培养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几条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操作性条件反射说是强化技能的心理学基础。其创始人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作用。斯金纳根据多次实验,提出塑造、消退、强化程序和行为矫正等理论。据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强化技能应注意:目标强化;刺激学生作出反应;利用消退,减少惩罚;尽可能运用定比率强化程序;进行行为矫正;具有针对性;取得学生的信赖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身效应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体育活动兴趣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与效应。实验表明:对体育有明显兴趣的学生较对照组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负荷效应、身体素质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躁动的涵义与意义、篮球运动员临场比赛进程中心理躁动的具体表现、教练员临场心理调控的意义与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