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2015,(1):21
从2015年第一期开始,我们开辟了"经典国学串串烧"栏目。每期都会为大家提供一些经典国学名句,希望大家在积累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国学的博大魅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释义:聪明的人在上千次的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的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只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让学生敢疑乐问有多么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质疑问难,才能让自主探究变得更加真实。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我让学生在读了课题后问:“你有什么问题需要问问这只美丽的丹顶鹤吗?”  相似文献   
3.
<正>"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一段名言.课堂提问不仅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师生良好互动,营造和谐轻松氛围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教师开启学生的心智,活跃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如果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能够精心设计出创造性、启发性、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他们主  相似文献   
4.
张晓林 《下一代》2014,(5):21-22
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天赋,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而决定他能否成为真正天才的条件是他所受的教育方式是欣赏鼓励,还是批判指责。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写什么?她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由此可见,古今中外,都在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策略主要是创造性地构建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时间和机会以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生物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言论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好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世界上,正如没有一个醉鬼会承认自己喝醉一样,也没有哪个愚人会承认自己愚蠢.能自道其醉者.反倒是非常清醒的人;同样,能自嘲其愚者,反倒是十分聪明的人.……  相似文献   
7.
郭丽 《中小学电教》2009,(6):160-160
<正>在教学工作之余,总在不断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困扰着留守儿童,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求上进或难以进步,在组织纪律上松懈。通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总结,以为困扰留守儿童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问往往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才施教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师生互动,讲究课堂提问的技巧,掌握科学合理的提问方法,是达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一、问题设置要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准确、恰当、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在日常的听课活动中,笔者发现存在着低效甚至是无效提问的倾向。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呢?一、有效的提问应有针对性有效的提问不能漫无目的、随意设计,而应是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和教  相似文献   
10.
<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美国教育法家斯特林?卡尔汉指出: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