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与之相应,山西的戏场建筑数量多,价值高,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戏场建筑的功能特点出发,阐释了山西传统寺庙戏场的布局特点,论述了戏台和山门之间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04,26(3):31-31
  相似文献   
3.
王蕴 《中国收藏》2020,(8):140-142
近期,一场名为“昆曲与园林——戏台寻踪”的展览正在江苏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举行。筹划展览期间,在中国园林博馆、苏州园林博物馆以及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的共同提议下,我们走访考证南北方园林戏台,将以“全晋会馆”为前身的中国昆曲博物馆馆内7座珍贵模型修复。  相似文献   
4.
说到戏台,凡戏迷都能说出一二。然而,说到御用戏台,还是得说紫禁城的清宫戏台,无论其大小繁简,个个透着皇家气派。在故宫,人们可以看到许多与戏曲有关的文物。从唱戏的戏台到演出的道具,从角色的行头到伴奏的乐器,凡与戏曲有关的用品,堪称应有尽有,甚至老唱盘中也少不了名角的唱段。由清宫唱戏盛景可见帝后生活与中国戏曲文化联系之密切。  相似文献   
5.
沙溪是一个很遥远的小镇,遥远得似乎在天上。但是一次不期然的邂逅,却让我从此放不下了。我的手机内存很小,但是有一条信息却被我留存着,而且至少读过几十遍了。特别是我走到那些繁华喧嚣的景区,走进那些媚态十足的"古镇",走过那些鲜亮的"古建筑群",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打开我的手机,看看我2012年11月19日在沙溪随手记下的那段文字:"我来到一座真正的古镇。  相似文献   
6.
孙凯 《北京档案》2015,(6):52-54
这是一张上世纪20年代北京一家私人祝寿堂会的老戏单,从网上查阅得知,演员多为少年童伶,大都是在俞振庭1917年创办的“斌庆社”“带艺搭班”的十几岁的演员。知名度最高的李万春,有“童伶奇才”之誉,当年童伶戏班也曾风行一时。旧时北京除宫廷、王府拥有演出戏台外,民间私人堂会多租用如报子街聚贤堂、金鱼胡同福寿堂等大饭庄待客演出,通常为主办人家出资,也有亲朋好友作为贺礼赠送的,只是此次堂会的出资方及演出具体时间、地点已无可考。本文将从这张老戏单追溯出京城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  相似文献   
7.
沙溪散记     
流年绕指化为沙时光打了个盹,留下了保有纯正血统的千年白族古镇——沙溪。沙溪镇"躲"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位于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誉为"北有敦煌壁画,南有剑川石窟"的石宝山脚下。在时光行程  相似文献   
8.
由现存的11座徽州古戏台共同构成的"祁门古戏台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福堂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聚福堂古戏台继承了祁门古戏台"祠内戏台"的典型建筑布局形式,属于活动式戏台,其在建筑形制上更是继承了徽派建筑形制特点。由聚福堂古戏台建筑布局形式入手,分析了古戏台的建筑形制特点及其典型价值特征,探讨了徽州古戏台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9.
有时候,文字是记忆的酵母,只需少许,它能使沉睡的记忆苏醒,焕发出全新活力来。如果不是一次偶然中读到葛水平的散文镧口一片儿十八岁春光》,我内心有关老戏台的记忆或许还在睡大觉呢。《那一片儿十八岁春光》是写戏台的文字,它激活了我的记忆,那些零散的关于戏台的细节迅速组合,跳跃着从我眼前掠过。——这是一种美妙的经历。这是否是文字的魅力之一呢?  相似文献   
10.
传说,女娲抟土以造人,这是不是意味着,泥土是人最本质的状态?于是泥与人,冥冥之中,相遇。 1844年,即清道光年间,余三胜来到天津演出,当时他是春台班的名伶,名噪一时。时年18岁的张明山也施施然走进了戏楼。他看余三胜的演出已有数次,每次都会细细观察舞台上全情投入的余三胜。终于,他掏出一块泥巴捏在手中不停地摆弄,在宽大的袖子的遮掩下,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稍显奇怪的举止,而他的眼睛也并没有离开过戏台一刻。戏演完了,他拿出了手中的泥团,竟然已是一尊栩栩如生的余三胜像。奇妙的是,整个捏制过程中,张明山并没有低头看过自己手里的泥人。从此“泥人张”一鸣惊人,人们把他的这项绝技誉为“袖里乾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