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9年,胡适离开中国新公学,茫然不知所归.当时,他的家已不可救药地衰落下去.于是,他只得寄居在上海,与一帮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堕落下去. 中国新公学有个德国教员叫何德梅,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这位何君能说广东话、上海话、官话.此人是个中国通,中国人的玩意儿,他样样精通.当时的胡适就和他同居一室.何德梅常邀一帮朋友打麻将、喝酒.这样,不到两个月,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胡适全都学会了.  相似文献   
2.
据说烟草是这样被发现的:很久很久以前,在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里,有一个大首领的公主死了,当时那儿的风俗是人死了要实行天葬,于是公主被抬到野外去,让鸟兽啄食,吃光了,就算升天了。奇怪的是,过了三天,公主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活着回来了。查究其原因,原来是公主受了一种植物辛辣气味的刺激而苏醒了,这种植物就是烟草。从此,它就以"还魂草"的美名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政治局开会常常是烟雾腾腾、失了火一般。几位抽烟的首长喷云吐雾,抽得都很凶。  相似文献   
4.
劝爸爸戒烟是来稿中比较多见的内容,本文在内容与结构上与很多来稿相似,无非是一次劝说不成,再进行第二、第三次,直至成功或失败。但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是立足于世博,是作为上海这个世博主办城市的居民,要“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尽一份微薄的力量”来劝说爸爸戒烟的,  相似文献   
5.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不过许多人只是知道吸烟对人的健康有害,而对环境健康的危害却不甚了解,在越来越重视环保的今天,  相似文献   
6.
戒烟记     
接班之初,很多老师给我打预防针,说这是全校有名的乱班,全年级的捣蛋鬼都在这个班。但我还是比较自信,我不仅有着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而且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条,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  相似文献   
7.
张自忠戒烟     
《湖北档案》2007,(4):44-44
李宗仁禁烟禁到了张自忠头上,这件事在湖北老河口成为美谈: 1939年底,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刚迁到老河口不久,一天,司令长官李宗仁召集战区所辖集团军高级将领开会。  相似文献   
8.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15,(Z1):80-81
你多久没有大哭过了?多久没有大汗淋漓了?是不是经常觉得口干,肠胃不舒服?也许你正面临身体里的"水危机"。可别小瞧身体里的这些"水",不管是泪液、汗液,还是唾液、消化液,都在发挥着传递营养、排泄废物、调节体温等重要作用。危机一:嘴里越来越干吃辣多了易口干:快节奏生活使得细嚼慢咽成为难事,诸如此类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唾液分泌量的减少。成人每天应分泌1 000~1 500ml唾液,可起到湿润、清洁、保护口腔和助消化的作用。补水建议:口干无津时,除及时补水外,也可吃些山楂、梅子等易于生津  相似文献   
9.
<正>"控烟的目的是为了遏制慢性病井喷。"北京市爱卫办主任刘泽军说,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中约有188万人吸烟,虽然人群吸烟率每年下降约1%,但人口基数在不断增加,整体吸烟人群也在增加,由此带来的疾病风险和负担堪忧。《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4月11日~4月30日向社会征求意见。与其他已经出台的控烟地方法规相比,这个条例草案的规定更全面、更苛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青斌认为,北京控烟条例草案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各方正在激烈博弈,一些条文最终很可能还会被修改。  相似文献   
10.
别样的奖励     
唐雯 《辅导员》2011,(34):39
期末考试刚结束,电话就响个不停——家长们都着急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十有八九的家长都会在电话里说,只要孩子达到他们心目中的分数,就能得到奖励,即使孩子的要求有点离谱,他们也会欣然答应。到底有多少孩子与家长有这样的约定?我想在拿到成绩单的这天一探究竟。考试一如以前,每个孩子都考出了真实的成绩。看着他们自信的笑脸,我着实为他们高兴。善于思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