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14163篇
科学研究   830篇
各国文化   138篇
体育   2533篇
综合类   504篇
文化理论   155篇
信息传播   180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1118篇
  2014年   2536篇
  2013年   1104篇
  2012年   1356篇
  2011年   1588篇
  2010年   1576篇
  2009年   1397篇
  2008年   1546篇
  2007年   1130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807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奋斗     
奋斗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奋斗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奋斗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奋斗是一种发奋图强的力量,像炼金的岩浆,滚烫滚烫,让我们重拾乘风破浪的豪情与勇气,不屈地与命运抗争。唯有奋斗,方能铸就灿烂与辉煌的未来。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身陷囹圄的司马迁受尽侮辱,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2.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严悟  刘军 《中国钓鱼》2020,(4):50-51
泥鳅又叫作鳅鱼、缅鳅,是小型温水性淡水鱼类,适宜生活的水温约在15℃-30℃之间。其骨硬体细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成熟个体长约10厘米,大个体重可达100多克。头尖眼小有须5对。其体表鳞细小几乎看不出来,体表有黏液。背部黑褐色有黑色小斑,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其生存能力很强,常栖息在稻田、池沼等静水底层以及河沟等流水底层或多腐殖质的淤泥之中,水不多时喜欢钻入淤泥中躲藏起来。  相似文献   
4.
小练笔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小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也是小学语言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写作讯息、创设活动,整合现有资源,学会耐心倾听,有意识地引发学生产生写作的期待和倾诉的欲望,让小练笔成为孩子轻松的心灵之约。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3,(16):59-60
  相似文献   
6.
国术没落     
就在“散打王”、“中美对抗”等比赛举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作为国粹的传统中华武功却正逐渐在流失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是解放前一张很有影响的民办报纸,本文着重介绍了创办人英敛之的生平及初创时期的大公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自己的绝招     
《精武》2003,(8):53-53
  相似文献   
9.
张仲斌 《钓鱼》2006,(4):51-51
绑钩子不容置疑应该将线结放在鱼大鲤鱼。证实了绑钩时不要过分地强调线钩的内侧。唯有如此,中钩的鱼才不易逃要放在钩条内侧,那样也不一定是完全正脱。然而,在笔者的钓友圈中,却有位青年确。钓手与众不同,他都是用的钩相反方向绑经过10多年的钓鱼实践,小潘总结的。他就是人称“江湖杀手”的潘国平。反绑钩的方法,认为有以下优点:1.方便有一次笔者在上海植物园的池塘边,鱼大胆咬钩。2.鱼吞钩比较深。3.主线不易见到连连中鱼小潘。我想看看他使用什么磨断。4.绑钩方便省时,适合中老年的老品牌的鱼钩。于是,转脸一看,看出了端同志绑钩。小潘又…  相似文献   
10.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