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惜分先生1916年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今年是甘惜分教授90周年寿诞。甘惜分于1938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抗日期间他在晋西北党校工作担任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1946年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和编辑,任新华通讯社绥蒙分社记者,参加《绥蒙日报》的创办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晋绥分社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部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中文系新闻专业副教授,从此开始转向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理论研究,至今已经50余年。此后,在1958年的院系调整时,甘惜分随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  相似文献   
2.
潘念慈,男。1918年11月出生在綦江县万兴乡太公山万家坝(现属古南镇)。其父亲潘志寰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中共地下党员。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潘念慈继承父亲的遗志,于1938年7月经重庆、成都、西安,奔向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旬邑镇分校、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医院任指导员。管理科副科长、总务处长,第一后方医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院长。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是我的百岁寿辰,又迎来了建党90周年的纪念日。这些日子,我浮想联翩,思绪又回到七十多年前在"抗大"的那段峥嵘岁月…… 1937年1月,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延安成立。广大爱国青年为了求得抗日救国的真理,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记得第二期开学时,全校还只有8个学员队600多名学员,  相似文献   
4.
从1932年至1939年,李德(1900~1974)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军事顾问,代表共产国际的权威力量,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最初的行程,遵义会议后被罢免了军事指挥权,转任红军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最后颇为黯淡地从延安回到苏联.随着更多历史资料的出现,逐渐暴露出李德来华的真实身份是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情报员,属于特工性质,被邀请担任军事顾问,却是一场将计就计的误会.  相似文献   
5.
奚景鹏 《收藏》2006,(7):122-122
1938年3月,汉口自强出版社出版了抗日军政大学讲义《基础战术》(图1),其版权页印有“讲述者毛泽东”(图2)。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大学     
《中国高校招生》2006,(7):41-41
黑龙江大学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她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学风的高等学府,是黑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于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队,先后易名为中央军委俄科、中央军委俄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全校师生从宝塔山下、延河水畔,间关万里,奔赴东北,学校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后又易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隶属于国家高等教育部)。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后,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方式,在传承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制度的传统、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政治辅导员制度。改革开放后,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继承了上述制度,并延续至今。由于工作特性、制度、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辅导员一直徘徊在高校教师队伍的边缘,工作重、责任大、身份低、待遇差等种种原因导致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滞后于高校其他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其前身可追溯到1941年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附设的图书馆,1958年由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易名为黑龙江大学图书馆。1981年9月,面积为6 800平方米的独立馆舍落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黑龙江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步入新  相似文献   
9.
1937年10月5日,在延安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正旅级)黄克功,因逼婚不成,竟失去理智,在延河边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生刘茜.事件发生后,延安城内舆论哗然,国民党也借此大做文章,大肆渲染"延安出了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的官员不抗日,而是整天忙于谈恋爱、娶"小"老婆,"蹂躏人权".这些叫嚣,一时混淆了视听,引起了部分不明真相人士的猜疑和不满,给刚刚成立不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年9月6日成立)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案发时,正值"七七事变"爆发不久,而党中央立足延安仅有两年.在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过程中,党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优秀干部.毛泽东指出:"领导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党,需要最优秀的干部."[1]277而"现在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2]526.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初期,大批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从海内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对他们非常关心,大多送到抗日军政大学深造,许多人很快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全国解放后,担任过人民海军报总编辑的柳夷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为此事致信毛泽东,并得到毛泽东的亲笔回信。这封回信全文如下:柳夷同志:还是八月间的你的信,今天才复你,不知对于你的问题还有帮助否?不知你还在三大队否?我因忙,积累至今才复,对你不起!你的意思是恳切的,如果陕公抗大党的同志所说,你的表现够上入党资格,仅仅过去加入与脱离国民党一点无人证明,是确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