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占廷学界方兴未艾的反思热潮可贵之处在于质疑传统的勇气,但客观分析其内容,在理论、方法和文风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理论创新旨在破除传统学术思维,借鉴多种新兴理论,但思想方法过于简单,武断否定传统观点不甚合理。在研究方法上,质疑者强调多重史料的重要性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以偏概全等不足。质疑者的反思精神可嘉,但文风不值得提倡,浮躁、浮夸、极端表述方式等都不利于拜占廷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骠悍粗犷的蛮族风卷残云般吞噬了灿烂的古典文明,中世纪的阴霾在欧洲的尘埃中挥之不去。罗马帝国历经绵延干载的辉煌岁月终于落幕,她的继承人拜占廷帝国却盛开出迷人的文明之花。拜占廷固若金汤的壁垒顽强抵御着无休止的进攻浪潮,东西方交汇之地使她既传承西方古典文化的精髓,又深受东方文化的浸润。拜占廷是欧洲知识和文明的圣地,宛如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明珠闪烁异彩。  相似文献   
3.
11-12世纪,拜占廷国内外危机加剧,为应付本国危机,加强了对基辅罗斯外交和宗教控制,尤其在宗教方面,基辅罗斯成为拜占廷直接管辖下的一个省级都主教区,与拜占廷国内其它省级都主教区并列。基辅罗斯分裂成若干小公国,也给拜占廷插手本国内政提供机会。两国传统的商业贸易因商路被切断而日益衰落。  相似文献   
4.
追求和逃亡是文艺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柏拉图和叶芝分别在他们的作品中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虚幻的,一个真实的;一个物质的,一个精神的;一个短暂的,一个永恒的。在两部作品中,作者都描绘了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旅程,而这种旅程被赋予了双重含义。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其共性,揭示出作品中体现的精神探求主题。  相似文献   
5.
从4世纪起到1453年,拜占廷文化大体上经历了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四个阶段,在其发展的全过程中,拜占廷人均表现出强烈的尚古倾向。拜占廷文化的尚古倾向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从而承载了古典文化的遗风有很大关系。历代皇帝关心教育,倡导文化学术活动,从而在全国形成了一种翻译、研究古代典籍,热衷学术交流的文化氛围,在主观上又推动了这种尚古倾向。它对拜占廷历史和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人一直梦想重建昔日的辉煌。在为国家、民族重新定位与“寻根”的探索中,重振“第三罗马”雄风的思潮逐渐兴起,俄罗斯史学界也因此加大了对拜占廷与古罗斯关系研究的力度。综观俄罗斯学者对拜占廷与古罗斯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这一课题涵盖了众多领域、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拜湃 《报林求索》2009,(1):36-37
<正>张抗抗说:"还在哈尔滨念书的时候,我就在星期天或是节假日,自己一个人,徒步走过大街小街的许多地方。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无论是那些赭红色的洋葱头大圆屋顶建筑、拜占廷式的东正教教堂,还是太阳岛上形状各异的玩具似的  相似文献   
8.
732年,拜占廷皇帝利奥三世主动提出与可萨汗国进行皇室联姻。这一安排,既是对两国在对波斯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的肯定,同时还有着迫切的现实考虑,即拜占廷帝国急需与可萨汗国建立军事联盟,应对阿拉伯帝国的大举入侵。除此之外,拜占廷帝国更希望借助联姻将基督教传播到可萨汗国,以遏制可萨汗国皈依犹太教的趋势,防止两国因为信仰差异变成敌国。不过,两国虽然在732年实现联姻,但却未能奏效,可萨汗国最终在740年选择犹太教作为国教,两国的传统邦交关系自此之后开始让位于新兴的信仰冲突。  相似文献   
9.
宗教外交是拜占廷的传统外交手段,自公元10世纪始,罗斯成为拜占廷宗教外交的重点。罗斯受洗基本上是和平进行的,但也遭遇了一些抵抗。拜占廷宗教外交促使罗斯接受基督教。罗斯受洗后,开始进入拜占廷共同体,成为拜占廷的盟友兼附庸,两国文化和宗教联系日益紧密。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拜占廷文明进入罗斯,后者开始了文化启蒙。  相似文献   
10.
4至9世纪,随着拜占廷帝国的基督教化,教俗关系成为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纵观4至9世纪,其教俗关系大致经历了和平共处、教俗争执、君主至尊和教俗分裂四个阶段。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教俗关系呈现出“二元一体”的重要特征。这种教俗关系对帝国君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