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红灯     
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铁、多年以两位数百分率增长的经济、各地飞速建设的地铁系统以及全国风风火火的各项建设项目……我们的国家在发展的高速公路上飞驰,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国民欢欣的好事。然而愿意等红灯的人却未见增长。每天清晨坐公交车上学的我,都会在学校边的那个人行横道处被司机突然的刹车拉扯得前俯后仰。心惊肉跳之余,还要看着窗外步履匆匆闯红灯的人白司机一眼,然后继续飞速穿行在车流中。坐在飞驰的"国家大巴"上的我们,也需要提  相似文献   
2.
龙慧 《成才之路》2014,(22):70-70
正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如何创设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英语的真正主人呢?一、课堂教学要增强"放"的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不能"放",怎样"放"不仅是一个教学观念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放"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教师在关键处"放",让学生自主发现,学生的思维就能处于亢奋状态,并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我在教小学第五册UnitThree"whois taller"的比较句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及  相似文献   
3.
刘庆全 《生活教育》2014,(24):122-123
微课如火如荼地在我校铺开已经近两个月了,我曾有幸三次上微课。第一次微课,我还是懵懵懂懂,自己的语言还很滞涩。在评价环节,领导和老师给了我很好的建议,特别是胡校长建议我说话时候放慢速度,可以口中含着桃核来练习。大家对我的评价,让我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课后,我牢记这些并且不断地修改调整。在第二次微课当中,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够流畅、简明扼要、思路清晰有了很大进步,得到听课领导和老师的肯定,使我信心倍增。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从儿童出发,从人的成长出发。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与"教""收"与"放",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不断地优化语文教学,努力形成"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语文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别样的精彩     
颜芹 《江西教育》2012,(11):45-45
<正>学校组织语文教研活动,年级组安排我执教《生命的林子》一课。按照课前的预设,一节课波澜不惊地进行着。快下课时,我问学生:"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可以和大家分享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需要请教大家呢?""我要学林子里的松树,奋力向上生长,成为有用的人。""人要成才,不能离开自己的小集体。"学生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见解。不一会儿,下课铃响  相似文献   
6.
张秋月 《教师》2015,(4):71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教师的地位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何时彰显?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每个数学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准确把握主导的时与机,什么时候引导、点拨,什么方法讲解、引领,以什么方式呈现自己的意图,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1.在学生探究新知有困难时,把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评论中,常常会有这样的评价:文章写得张弛有度。这是指作者对文章的情节内容驾驭熟练,收放自如,使文章节奏恰当,显得不拖沓。其实,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境界。前段时间,我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课。课上,特级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对问题的设计、对节奏的把握,如弓之开合,不平淡不夸张,恰到好处。这样的火候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咀嚼的。  相似文献   
8.
正1953年9月的一天,或许是个天空阴霾、淫雨绵绵的下午,54岁的蒋碧薇去中山堂看画展。在展厅门口签过名转身间,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立于眼前—虽然40岁的孙多慈不复当年青春盎然的女学生模样,却清雅温婉,别有韵致。最终,快言快语的蒋碧薇率先开口:"徐先生前几天去世了。"向来沉默少语的"女学生"忽然脸色大变,泪水夺眶而出。23年前为了同一个男子势同水火的两个女子,人生的唯一一次对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常常听到同事们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最痛苦的是明明刚刚讲过的,还有很多同学答不出来,老师讲与不讲似乎没有区别。这让老师气愤得直拍自己的心肺,也让已经懂了的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接受相同知识点的传授,可谓"劳命费时",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知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翔的观摩课联孔乙己》的观摩学习,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收放自如的教学过程”、“敦厚醇正的语文之味”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与分析,阐述了对语文课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