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民国时期,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农村的资金流向都市,造成农村资金枯竭,经济衰落,从而导致中国农村传统金融方式的破产,这就为新的金融机构——银行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此时的中国银行业独具繁荣,资金过剩,为了给过剩的资金寻找出路,银行界在“资金归农”的呼声中,纷纷向农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放款。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20世纪30年代的渔业危机,实业部于1936年4月提出设立渔业银团的构想。作为专门致力于渔业放款的银团组织,渔业银团设立的初衷是仿效农业贷款成例,将款项重点贷放于各渔业合作组织,达到融通渔村金融、改良渔民生计的目的。但由于战后渔业从业环境及渔业金融环境的变动,银团放款经历了由战前以"间接贷放"为主向战后以渔业公司、水产工厂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金城银行是旧中国具有近代企业性质的重要私营银行之一。周作民是它的创办人之一,又是大权独揽的经营者。1917-1937年金城银行的兴起和发展,*是和周作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分不开的。金城银行在扶植近代民族新式产业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商业银行"资金归农"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农村的资金流向都市,造成农村资金枯竭,经济衰落,从而导致中国农村传统金融方式的破产,这就为新的金融机构--银行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此时的中国银行业独具繁荣,资金过剩,为了给过剩的资金寻找出路,银行界在"资金归农"的呼声中,纷纷向农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放款.  相似文献   
5.
实物期权理论作为投资定价的重要理论,对商业银行放款策略具有指导性作用.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对商业银行放贷创新策略进行深入剖析,将其分为阶段性和一次性放贷策略,并以JD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对比分析,最终验证了阶段性放款创新策略降低风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