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放足运动逐渐兴起,并与兴女学运动相结合,将女性的身体解放和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了女性身份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2.
绥远地区汉族妇女的放足滥觞于清末。经过官府和一些官绅多年的大力提倡与劝禁。到民国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通过对放足过程的透视。我们可以看到,缠足与放足的冲突是曲折复杂的。这充分印证了妇女从缠足到天足的进程是渐变的。并非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3.
千余年来的缠足陋俗,给无数妇女带来了终身的痛苦。在秋瑾看来,放足就是中国妇女脱离苦海的起点。她相信欲振女权,必须自放足始,于是提倡放足。本文试分析秋瑾的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档案馆保管的11.3万卷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中有部分民俗档案,粗略估计相关档案约1.8万卷。这份《重庆府关于妇女放足的谕示》即为民俗档案中极为珍贵的一件。  相似文献   
5.
来华传教士积极投身于近代中国的放足运动。他们利用大众传媒抨击缠足陋习,剖析缠足之害。依靠宣传攻势动摇传统观念和舆论导向,并在全社会发起反缠足运动,倡导放足新风;教会女校率先实施放足运动,教会女生适逢其会,充当了中国近代放足运动的先行者,女校的实践具有开拓性意义;天足会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反缠足组织,以民间社团的形式出现,在全国形成网络,成为清末在中国倡行放足运动的主要力量,正是他们的艰苦工作最终将放足运动推向整个社会。传教士在中国的这些活动,在主观上体现了基督教义的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在客观上成为近代中国历史进步和社会演进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清末社会小说的代表,颐琐的《黄绣球》以白话说部的形式,记录了以主人公黄绣球为代表的女性的启蒙之路,从中可见放足、兴女学等女性运动的关键事件。20世纪初,中国女性运动形势高涨,《黄绣球》顺时而作,内容紧扣时事要点。作者将放足视为女性解放的第一要务,同时深入探索女性肉体解放后的自我意识觉醒以及对男女平权的追求。女学作为新式教育的一部分,颐琐肯定其传播新知、破除迷信的作用,也指出其背后的种种弊病。小说中亦可见颐琐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矛盾思想:面对“西学东渐”浪潮陷入反思,却只能在保守与变革间徘徊。  相似文献   
7.
缠足产生于偏爱小脚的审美话语霸权之下,而放足则在政治话语霸权之下艰难前行,话语霸权在缠足放足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放足或禁止缠足上,男性审美话语霸权没有形成,而急切依赖政府的行政命令,反观缠足却很少有政府的参与,几乎完全由于男性的审美偏好而盛行,封建礼教等只是挟持缠足为己所用而已.不管缠足还是放足,都是积弱的男性话语霸权任意驰骋之场域.  相似文献   
8.
千余年来的缠足陋俗,给无数妇女带来了终身的痛苦。在秋瑾看来,放足就是中国妇女脱离苦海的起点。她相信欲振女权,必须自放足始,于是提倡放足。本文试分析秋瑾的戒缠足思想的形成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1928年河北省政府正式成立后,采取了多项措施从事剪发放足运动,但因蓄辫缠足由来已久,积重难返,工作进展缓慢而艰难。尽管如此,此场运动对于消除蓄辫缠足陋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