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素书》是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旧本题汉代黄石公撰写。黄石公为秦末汉初的隐士,曾经在江苏下邳的圮桥上授给张良一部兵书。后来,此书不知去向。给《素书》作注的叫张商英,是宋代  相似文献   
2.
到底争什么     
子玉 《课外阅读》2007,(6):53-53
有一个人叫李聃,很古远的思想家了,他发展了一种思想后来被称为"道家",其核心据说是"夫惟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实在是高明已极的政治谋略,虽然说不争,但受其影响的中国古代史却争得死去活来,不但有了兵家,还有了厚黑学。其实,认真想一想他的思想,就能发现问题,"不争"的  相似文献   
3.
"东林先生"顾宪成是东林书院的创建者,也是万历时期东林运动的领袖。顾宪成终身政治热情极高,不论是身在官场还是山林,都十分积极地参与政治。本文,我们即对"东林先生"顾宪成的政治谋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春申君对吴的治理,既巩固了楚在东方的统治,又推动了楚吴文化融合,本文通过探讨,论述了吴地繁荣的原因及春申君高深的政治谋略。  相似文献   
5.
陈元勋 《师道》2010,(2):27-27
“借尸还魂”源自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借尸还魂”之“尸”“魂”“借”“还”被后人赋予各种不同的比喻义,并由此演绎出种种相应的政治谋略。  相似文献   
6.
旨在大历史的语境下,从历史巨变、文体自身嬗变、个人审美趋向、政治谋略等几大方面详细分析曹丕"诗赋欲丽"理论的提出原因,对其"诗赋欲丽"理论的背景原因提出新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活动犹如昙花一现迅速失败,其原因除了不可忽视的强大的客观阻力外,还与革新集团核心人物的政治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分析革新集团面临的形势与其骨干成员的出身之后,根据政治心理学和政治控制的理论,从革新集团核心人物王叔文、王伾、韦执谊三人的政治勇气、政治胸怀、政治品质、政治谋略等四个方面分析他们的得失,从政治素质层面揭示革新派迅速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平是汉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在楚汉相争中曾多次献计助刘邦脱困。然而,刘邦评诸相时却说陈平"难以独任"。造成陈平"难以独任"的因素有很多。就外因而言,在众多开国功臣中,特别是与张良、周勃的对比之下,刘邦对陈平的信任不够。从内因来看,陈平因二易其主、盗嫂受金、多出阴谋等自身原因的限制,为更好发展自身,"难独"也成为陈平的一种智慧之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