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由中国传统的内圣之学开转出近代的民主政治,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一直是牟宗三先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为什么没有民主政治?从根本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理性之运用,而缺乏理性之架构;从现实性上讲,中国没有阶级对立,君与民是隶属关系,而不是对列关系。因此,要实现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从制度层面上,利用法制来建立政治架构,实现"宪政民主";从文化层面上,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良知学说,通过"自我坎陷"开转出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认为荀学歧出于儒家正统的说法严重地败坏了荀学的声望,并扭曲了人们对荀学的认识和理解。从梳理儒家正统,特别是商政法治传统开始,讨论荀学的道德理论、法权理论、法治市场经济理论和天下理论如何与三代到孔门中正人之价值的儒家正统存在继承和发展关系,以此奠定荀学在儒家正统中的地位。与粗暴对待文明传统且没有价值根基的法家相比,一个在“明于天人之分”的法权价值框架内展开人类自由和利益关系的荀学,才是中国传统真正的法治精神和从德性到自由的现代性方向,最后总结了荀学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阳明南赣乡治实是一场顽民归化运动,其综合运用儒家征伐、政刑、礼乐三大治道,卓见成效。然检讨此次运动,则阳明全无政权、政道之自觉,惟有治权、治道之安排。在其主要着力的治道层面,于征伐一途,则在战区伪诈杀降、屠戮过多,在后方行十家牌法、保长法又混战时法与和平法,使之久成恶法;于政刑一途,则强推官办之"南赣乡约",空前挤压乡村自治空间;于礼乐一途,兴社学实为明伦之正道,然依赖个人官威,不能解决人亡政息之虞。其在政权上则自甘为皇权的执行者。在政道上只知官府一途。在治权上又仅止于精英政治,全无民众的自治。  相似文献   
4.
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市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因此,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就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进行探讨,并提出预控措施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政道与治道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4所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135名学生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分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次进行问卷,问卷结果表明:100%的调查都是通过手机智能终端操作,这对于研究掌心党建起到重要启示作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对工匠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了解,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和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显著关系,社会对学校的培育和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存在显著关系。政道方面表现为国家对高职院校投入呈现上升趋势,治道方面表现为,抓党建工作推进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推动党建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刘勰的《原道》、韩愈的《原道》和章学诚的《原道》中“道”的各自内涵进行了探讨 ,并把它们界定为“天道”、“政道”和“人道” ,随后以之为出发点 ,分析了“道”在儒家思想史上的意义流变。  相似文献   
7.
几千年来的中国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实质性特 征。这是由中国社会高度政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这样。中国古代哲学在主题、世界观、社会功能三个方面,都令人信服地证明,中国古代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几千年来伟大中华民族寻求生存和发展,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消弭战乱、治国安邦的丰富政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秉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丰富理论遗产,建构好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治道”作为中国思想史中本有的概念,其广义的指涉范围包括了中国古代学们针对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所提出的理论、学说、思想等构成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宗旨的知识体系,而其论说范围意味着“(理想的)‘治’如何可能”的问题本身。古代思想家们从不同的层面、角度表述了其各自所理解的“治道”,并非基于相同的支点命题预设。  相似文献   
9.
政道:仇和十年》的热销,既得益于时代大背景下大众对时政图书的内在需求,也为时政图书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壮大,注入了活力和养料。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4,(12):64-65
中国·政道 王绍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78—7—300-20043—9 2014-10 39.00 本书挖掘古今中西的政治思想资源,对中式政道思维与两式政体思维的异同作了深刻分析。作者以中式政道思维,基于中国政治发展实践,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辨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一些最前沿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