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古板的政治课要“活”“动”起来,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2.
3.
新课程体现全新的课堂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主动发展,强化学生本位意识、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发展、探索的主角.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当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提倡探究性学习,使学习空间拓展延伸到生活、科技等多个领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训练,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4.
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首先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活"是目的,"动"是前提。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动"。二、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爱动"。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敢动"。四、构建交流展示平台,让学生"互动"。五、激发积极情感,让学生"心动"。  相似文献   
5.
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结合一些课堂教学案例,从转变教师角色、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政治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改变教学方法和把握教学时机等六个方面入手,简要地阐述如何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课堂教学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数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做数学、爱数学"的激情感是我们每一个数学从教者的责任和义务。笔者认为,从"说、想、动、疑"四个层面入手,持续地进行数学习惯的培养,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育人质量、提高学生数学激情都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吕冬梅 《考试周刊》2014,(47):179-179
律动是对聆听到的音乐做出有节奏的跳动和有规律的运动,以韵律的身体动作或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它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性地表现音乐能力的良好途径。进行律动教学首先要克服学生害羞胆怯的心理。让学生敢动,教师首先要主动大胆地做好律动示范,让学生了解律动不需要像舞蹈一样到位、优美,关键是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