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轮功"抛出"真善忍"、"强身健体"、"升入天国"三大诱饵引诱部分群众上当受骗.反思"法轮功"现象,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应着重做好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加强对群众自发娱乐健身活动的管理,并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批判宗教神学世界观的历史功绩作了客观评价。伏尔泰的批判武器是自然神论,这种自然神论是摆脱神学的简便形式,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无神论形式。今天研究这种反神学思想,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迷信 ,无神论与有神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历来都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当今社会 ,打着科学的招牌 ,算命骗钱者有之 ;利用宗教迷信蛊惑人心者也有之。这些封建社会的余毒 ,不仅能毒害无知的民众 ,也会通过社会、家庭或多或少地侵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 ,法轮功就已波及到中小学生。这种状况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一项非常严肃的课题 ,那就是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科学无神论的教育 ,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确保其健康成长。一、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 ,认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有许多…  相似文献   
4.
窗外     
《新体育》2007,(6):7-7
无神论;像“勇士”—样去战斗;不好意思又是刘翔;“西游记”没有主角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识记并理解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能力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的历史责任,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6.
纪秩尚 《中国德育》2006,1(6):31-33
从2004年夏天以来,我连续接受青岛一中(我少年时的母校)和山东高密一中学生记者的采访。两次信访、两次面谈,多是探讨世界观和科学无神论问题,青年学生关心这个问题,令我感到高兴。这篇访谈是在此基础上整理成文的。  相似文献   
7.
《论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充留存于世的仅有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认识论为思想武器,依据中国古代的科学成果、哲学理论和王充自身的生活实践,对汉代盛行的谶纬迷信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倡导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注重实证科学研究方法和彰显理性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教育价值,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无神论教育是中学生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关国民素质和民族未来。学校不仅要彻底贯彻我国的宗教政策,还需提供一个开放宽容的教学环境,为中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探寻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一种复杂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科学的指导思想,加强对青年进行无神论教育,消除宗教对青年的消极影响,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力遇鬼     
苏卫平 《成长》2005,(5):92-92
小力是我们室著名的“鬼才”,他跟我们不同,灵异功底异常深厚,他自称从小就灵通,尝试过阴阳眼,并且见证过好多灵异事件,尤以托梦、算命、阴宅、附身的经历为多。本来我们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在小力玄乎的说词下,我们坚定的无神论信仰有了小小的裂痕,形成了一种“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模糊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