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对10个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 L.)品种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胁迫,促进种子萌发,但是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供试各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生物量、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增加而呈明显下降趋势。研究发现,布鲁克、使命、欧宝具有较强的抗盐性,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冷季型草坪草抗旱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了巴润、诺德、塞博、凌志、猎狗和鳄鱼6种冷季型草坪草在20%PEG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供试的6种冷季型草坪草品种的绿叶率和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都逐渐下降;质膜透性则呈上升趋势;MDA含量也逐渐增大;而三种膜保护酶活性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6种品种的SOD、POD和CAT活性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不同,多数品种的SOD、POD活性在处理6d后达到最大值,少数品种的SOD活性在4d或8d后达到最大,6个品种的CAT活性都在2d后达到最高,以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都逐渐下降,到处理的10d时,甚至低于对照。不同的草坪草其抗旱性不同,6种冷季型草坪草中诺德(早熟禾)的抗旱综合指标都为最高,塞博(粗茎早熟禾)的抗旱综合指标最低。因此,初步确定,在供试的6种草坪草中,诺德在伏旱和水分供应较少的地区(如重庆等)可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塞博引种到这些地区则可能会出现越夏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PP333对冷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0 .33mg·L-1和 0 .6 7mg·L-1的 15 %PP333处理盆栽冷地早熟禾 ,评价PP333对冷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 :PP333可以不同程度地加深叶片颜色 ,使叶片为深绿色和墨绿色。同时 ,降低植株高度 ,增加单株分蘖数。根冠比升高  相似文献   
4.
37个早熟禾品种的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品种标准化主成分间的欧氏平方距离为遗传距离,采用类平均法对37个不同的早熟禾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从数量分类上系统探究早熟禾品种资源。供试的37个早熟禾品种被划分为8个品种类群,表明不同的早熟禾品种之间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哪种生物最讨厌世界杯?我猜大概是世界杯赛场上的草。好不容易从地里冒了头,正准备茁壮成长,却被二十多个人疯狂地踩来踩去。之后很可能连结种子的机会都没有,就一命呜呼了。但是,世界杯又是小草们最露脸的机会。想上赛场得海选世上有专门用在足球场上名叫"足球草"的草吗?目前,人类还没有发现一种能满足所有球场需求、能专门种植在球场上的草。不同地区的足球场草的种类是不一样的,同一足球场在不同季节种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城市环境条件下栽培的早熟禾草坪,施用有机肥对提高观赏价值和解决生长季节后期养分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试验设置对照、NH4NO3、NH4NO3+发酵饼肥、NH4NO3+腐殖酸有机肥4个处理,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显示:NH4NO3+发酵饼肥可以显著提高7-8月早熟禾叶长和9-10月叶宽;NH4NO3+...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测定法研究刺桐茎、叶浸提液对早熟禾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刺桐的化感作用和供体植物的器官以及浸提液浓度密切相关.刺桐的化感作用总趋势为叶〉茎.随浸提液浓度的加大,刺桐的化感作用增强.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100g/ml的茎、叶浸提液对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刺桐化感作用的研究为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原产于欧洲、亚洲北部和非洲北部,现遍布全球的温带和部分寒带地区。被认定为北方寒冷地区最有价值的草坪植物。1、草地早熟禾冠锈病的研究现状早熟禾冠锈病是由冠锈菌(P u c c i n acoronatavar.coronatacummins)侵染所引起的锈病。此病可导致瓦巴斯早熟禾叶片产生锈斑、枯黄,严重时大面积死亡。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外只对引起该病的冠锈菌进行了分类和寄主等方面的研究。1865年DeBary就成功地把冠锈冬孢子接种到鼠李叶上,肯定了冠锈病的转主寄生现象。Klebahn1904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把这类禾本科植物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