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人叔本华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斯言确矣。比如,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给国人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我人生的老师,使我对“活着”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章韫琴 《老年教育》2009,(11):42-42
十多年来,是老年大学给了我知识和乐趣,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使我过着充实而幸福的晚年。从音乐班到合唱团  相似文献   
3.
曾文 《健身科学》2014,(5):55-55
74岁的王大爷看上去精气神十足,人也非常健谈。可五年前他却不是现在这般景象,那时候刚退休时闲得发慌,于是就天天在社区打麻将,身体越坐越不舒服,胸膜炎,关节炎等病症也相继找上门来。后来有一次和老友闲聊,大家说起打门球可以养心健身,王大爷就半信半疑地跟着去了。没想到,还真有效果。几年下来后,他的慢性病缓解了不少,心情也好了许多,话也渐渐多了,他感到了晚年生活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快乐。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敬老传统的国家,整个社会都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并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老年人的措施,比如乘车免票、游园免费、就医保健优惠等,早已蔚为风气,而老年人也都比较乐于接受这种迈入老年的状态,并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过来自北京的孟庆泉在移民美国之后,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场景——美国的老年人普遍没有什么“敬老爱老”的概念,他们大多认为自己还没有老,也完全没有必要接受别人的照顾,“不服老”几乎是每位美国老人身上的显著标签。  相似文献   
5.
老伴今年65岁,我们有一个9岁的孙子和一个7岁的外孙子。 老伴的晚年生活,一是为孙辈吃好而“活”。两个小家伙每天放学后都来我家吃饭。老伴今天包水饺、明天烙菜饼,变着花样让他们吃好,有好东西她自己却舍不得吃。二是为孙辈穿好而“活”。小家伙们从头到脚,穿的、戴的、铺的、  相似文献   
6.
刘颖 《老年教育》2011,(8):28-29
当年,他们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立下战功,在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过着寂寞、凄凉的日子。为了满足他们晚年能与战友相聚的愿望,一位普通的农妇倾其所有,在荒草滩上建起“老兵大院”,将散居全县十里八乡的老兵们聚拢在一起,让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过上了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7.
《老年教育》2008,(10):4-5
从1981年6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算起,华国锋度过了27年远离公众视野的生活,其间虽4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但其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质意义。他的寓所——位于北京西皇城根的9号大院,更多的时候充盈着平静而规律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8.
喝茶水、打太极、照料孙辈,这可能是中国老人的退休生活.而日本的老年人却过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晚年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的一天,我偕老伴回老家山东荣成探亲,顺道去看望久别的老友刘远红。聊起各自的晚年生活,我俩竟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看书。说话间,老刘从里屋抱出一摞书报,兴致勃勃地向我展示他的“宝贝”。我慢慢翻看着,其中很多我也读过。这时,一本印刷精美、封面设计漂亮的刊物吸引了我的视线——《老年教育·长者家园》,我从未看过这本杂志,觉得很新鲜,便读了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爱心家园创建于2002年,现已在长沙、北京、上海等地设有分站。爱心家园从2006年2月18日在北京开展第一次爱心活动,秉承“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的公益理念,致力于帮助老年人获得幸福尊严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