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奇 《师道》2016,(4):50-51
释迦牟尼是人,是觉者,是圣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世人尊称佛祖。其教育宗旨普度众生,劝人向善,其教育对象无类无别,其教育智慧更是无上、甚深、微妙。平常心,为师者最应拥有"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  相似文献   
2.
(43)络绎不绝连续不断;往来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来往频繁,前后接连不断。(络:缠丝;缠绕。绎:连续不断)骆驿不绝同"络绎不绝"。一般写作"络绎不绝"。语出《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路上是骆驿不绝的行李车和人。"又作"络驿不绝"。语出《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驿不绝。"(络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想传位给弟子,但传位给谁?主持拿不定主意。最后,主持想了一个办法来考验弟子。主持手握一只青蛙,问众弟子,他手心里的青蛙是死是活。如果谁猜对了,就传位给谁;如果谁猜错了,谁就将被逐出师门。弟子们害怕被逐出师门,都不敢上前去猜。他  相似文献   
4.
功德林     
与佛结缘1922年的上海,杭州常寂寺维均法师的弟子赵云韶创设了功德林饭庄。在当年释迦牟尼生日,阴历四月初八这天开设功德林蔬食处。店名是吃素可以"积功德成林,普及大地"之意。以后每逢四月初八这天,功德林都会专门买来鱼、麻雀、乌龟放生,弘扬佛普度众生的教义。当年饭店三楼还设有佛堂,专供居士到此念佛,念毕就吃一顿素斋,真是再好不过的安排。北京功德林饭庄,匾额是由中国原佛教协会会长赵补初所书,用笔遒劲,清新  相似文献   
5.
思有何乐?行有何喜?哲人用"思"来证明"我"的存在,希图以此为出发点,推演出一切命题,若成,则自得大乐。佛陀以"行"完普度众生之"愿",借以达至圆满极乐之境地,若成,则自有大喜。然蹉跎如我者,无哲人之大智,亦无佛陀之宏愿,竟也妄言"思"之"乐","行"之"喜",为何?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文字的创造,应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吧。我们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总是会有意识或完全不知不觉地汲取、依赖和运用它们。不知道有没有可能以科学而精密的方式统计,语言和文字到底以多大的比重在影响我们的一切,但没有人离得开它们是肯定的。在这里,并不想讨论任何宏大的或学术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问题,只想谈一谈几乎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不可或缺的倾诉与聆听。倾诉除了以口言之,也可以以文字的方式,比如写信;聆听呢,看似只是用我们复杂的听  相似文献   
7.
僧人四方游历,或寺内论禅,既为传承佛法普度众生,也为修行自我。很多时候,教师与僧人在职业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教师传递知识与文化,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去爱,这更是大善大德的事业。教育的魅力与佛法的魅力异曲同工,教育者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潜身修行者。韩愈在《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认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进行着自我修行,"师者,亦为悟道修  相似文献   
8.
吴慧萍  王国林 《寻根》2015,(1):84-86
一"普度"一词由佛教语"普度众生"演化而来,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亡魂,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外氏族成员及本氏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会成为祟祸,危及人间,故崇拜鬼魂。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普度",它是糅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  相似文献   
9.
    
猴年马月,战火时年,京都大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而大荒山被无稽水绕着,以兵荒马乱之缘,竟无人问津,而况彼时渡口已荒。北光寺斜坐大荒山山腰,郁郁葱葱之间,百转千回才偶瞻得一回红漆的飞檐。寺内老和尚一人闲扫庭花,静观落木,诵经打坐,无人烦扰,倒也落得清净。是日,老和尚打坐之间隐约听到前院的门被叩响,推开门,来人是个兵卒模样的年轻人,神色惶惶,衣衫毕湿,半张着口哑哑说不得一句话。凫水而来的落难人。老和尚想着,一面把年轻  相似文献   
10.
在成都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回来,"教育现代化"这个时髦的词汇一直在我的脑海萦绕。什么是教育的现代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才是教育的现代化。我常常想,这么多的优质课比赛,如果停电一天,那些"名师"们还能不能上课?曾听顾久先生谈教育,先生讲了教育的三个维度,我受益匪浅,窃以为那就是本真的教育。第一个维度是"率先垂范"。先生举了黑猩猩的例子:黑猩猩小时候是母亲用石块砸碎果实给它吃,无数次的示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