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7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歌曲是最引人注目、通俗易懂的一种音乐体裁。了解歌曲的本质特征 ,感受词、曲的韵律和演唱的声情 ,从主体和分层中把握歌曲的美感特性 ,是歌曲审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歌曲创作的中心是要掌握歌曲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技术,艺术形式不同,那么其艺术特点不同,创作技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想要很好的表现艺术体裁和内容,就要掌握歌曲的创作技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虽到了元末就已衰落,但杂剧的某些因素如剧目、曲调及演唱形式等,为明清时期的昆曲所继承。昆曲将元杂剧的剧目全本改编或选取单折,继续在舞台上流传;杂剧所用的曲调及其联套形式也为昆曲继承,但根据昆曲的剧本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异;昆曲在演唱杂剧所采用俚歌北曲时,也采用了依字定腔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声乐演唱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舞台表演艺术。作为声乐演唱者,它的表演实践过程是集情感获得、情感表达、情感共鸣为一体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情感的获得是基础,同时也是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的依据和前提。本文以声乐演唱中情感获得为主线探讨其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潮州筝乐,高雅古朴,优美缠绵,历来被视为我国南派筝的代表。潮州筝发源于秦晋,成形于隋唐,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深植于潮州音乐的丰沃土壤,与传统音乐保持着深厚渊源。潮州筝乐其独特的二四谱、按弦转调以及特有的演奏技法,都自成一格,堪称绝技。  相似文献   
6.
弹三弦或拉二胡总是要手指在琴弦上有规律地上下移动,才能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来。如果手指胡乱地移动,便弹不成曲调了。  相似文献   
7.
花灯戏是一种民间歌舞戏。从湘西麻阳苗族花灯戏的起源、艺术形式、表演内容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旨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地相融和交流,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明军 《视听界》2007,(1):102-103
影视剧人物配音是多度创作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规定制约性。作为配音演员,只能在原片所提供的语境中,说人物“正在”说的话,哪怕他并不完全认同原片演员的表演(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但是他不得不迅速调整,“上天入地、紧随不舍、拐弯抹角、亦步亦趋”(陈叙一语),他要努力贴合原片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向人物靠拢,努力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剧中表演者的表演风格,让自己的声音完全融化在角色之中,让创作者与角色成为一体,让观众“忘掉”配音演员而感到就是剧中的“这个人”在说话。  相似文献   
9.
<正>单元主题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单元主题为核心,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如果把单元主题比作一根藤,一篇篇课文比作藤上的瓜,形象地说,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以达到省时高效,还要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思想主题的整合,是课内与课外的整合,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实现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发调考辨     
明清时期大量南曲曲谱中出现的发调概念指的是开启、激发曲调。作为曲调音节中最为紧要之处,它强调要在正确的位置使用正确的字声,以保证曲调的音节流转。标举发调概念的内在动因是南曲发展到"依字行腔"阶段后,对字声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