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学们刚刚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知识,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短除法。事实上,短除法的本质是分解质因数。例如:求144和96的最大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那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该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呢?是滴水不漏地执行预设方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开放灵动地关注现场生成,有效促进课堂建构呢?前者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如何提高数学思维活动的含量、增添思维活动的数学味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配平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往往也是最棘手的难点内容之一。高中教材介绍了双线桥得失电子守恒法,教材之外还有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乘积法、代数法等。这些方法都各具特色、各有长处。相比较而言,双线桥得失电子守恒等方法对于一些较常见、较简单的方程式,用起来会比较简便。但当出现一些比较陌生的复杂方程式时,利用这一方法就显得繁琐费时,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出错。在考场上更需要一种“经济”的配平方法。代数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重点难点》熟练使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对前面所学的许多概念印象清晰,不相互混淆,如:偶数、奇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因此配平较为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是对学习化学的同学最基本的要求。除了课本中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也是常用的、最易掌握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作为数学知识在许多人的眼里属于数论的抽象的纯数学内容,似乎很难与生活、游戏、童话、艺术等挂上钩。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除了创设情境引导自主探究新知,还注意从学生的立场设计练习,从而使课堂妙趣横生,兼具数学味、儿童味和文化味,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正>从前有个牧民,辛苦一辈子所得的全部财产是17匹马.临终前,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留下遗嘱:"孩子们啊!我把17匹马留给你们,老大得12,老二得13,老三得19,要把马分完,但不许把马宰了再分."事后,三兄弟在一起商量了很久,始终无法按老人的意图把马  相似文献   
9.
用"设值法"解决问题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给予某些特殊的数值,使问题由抽象变得直观。由于小学生基本上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用"设值法"解题学生易接受、易掌握,是小学阶段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用"设值法"解决行程问题【问题1】狗追狐狸,狗跳一次前进1.8米,狐狸跳一次前进1.1米。狗每跳两次时狐狸恰好跳3次,如果开始时狗离狐狸有30米,那么狗跑多少米才能  相似文献   
10.
学生差异太大,没法教!经常听到有老师这样抱怨。那么,如何摆脱由差异而引起的教学困境,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并利用差异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