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时两年创作、出版的纪实儿童文学作品《一个女孩朝前走》聚焦“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的少年时光,用纪实文学的创作手法记录了这位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青年共产党员的成长之路。图书于2021年7月出版,入选2021年8月“中国好书”榜单、中宣部“书映百年伟业”好书荐读11月书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8月优秀畅销书榜单等。  相似文献   
2.
友谊     
徐怡 《阅读》2015,(10):29
放学了,我骑着自行车回家,不料被对面一辆急速而来的自行车撞倒了。忽然有一个声音传来,"怎么样?疼吗?"原来是和我不常说话的同学——刘栋。我感到意外。还没等我回答,他已将我轻轻扶起,"哎哟!好疼!"我叫出了声。原来是膝盖处擦破了皮,鲜红的血正慢慢向外渗。"这人骑车怎么这样鲁莽!"他又看了看我说,"很疼吧!对了,应该去诊所冲洗一下伤口,不清洗的话容易感染。"就这样,一瘸一拐的我和  相似文献   
3.
雪獒     
沈习武 《少年月刊》2015,(Z1):69-75
一、勇敢的母獒夜静极了,狼的嗥叫声不时从高原深处传来。在藏北高原上,一个用牦牛毛编成的帐篷里,两个人正在熟睡。一位是上了年纪的藏族老人,叫尕仁。另一个是老人收养的汉族孤儿,叫尕娃。前两夜,狼群不时骚扰羊群,两人都没有睡好。今夜,趁狼群没有来的间隙,两人睡得格外香甜。半夜里,尕仁起来检查了一下羊群,发现羊群安静地挤在一起。十几头家养牦牛,安静地卧在羊群旁边。牧羊  相似文献   
4.
前方是沼泽     
父子俩赶路,一个挑货郎告诉他们:"你们快别走这条路了,这条路的中途是沼泽。"父亲笑笑,点点头表示答谢,却拉着儿子继续走。儿子慌了,扯住父亲:"爸,前面是沼泽呀!"父亲说:"这条路四周杂草横生,唯独路上寸草不生,如果不是走的人多,这条路一定被杂草占领了。孩子,不管你走在什么路上,不要轻信别人的言语,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脑子。"没走多远,父子俩遇到一个郎中,老远就冲他们喊:"这条路的前方是个沼泽,你们快莫向前  相似文献   
5.
《广东第二课堂》2014,(6):42-43
正还记得那位长相丑陋但心地善良的"好心眼巨人"吗?那一群戴着手套、假发伪装成贵妇的专吃儿童的"女巫"呢?他们都是出自英国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笔下。两度荣获爱伦·坡文学奖和英国儿童文学最高奖——英国"白面包奖"的罗尔德·达尔堪称奇幻文学大师。他的作品笔触机智幽默,故事情节构  相似文献   
6.
挖荠菜     
正今天,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去宾阳门外挖荠菜。一出宾阳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远望,原本被冰雪覆盖的田野换上了春的新装,一片片麦田就像绿色的海洋。麦田边的护城河波光粼粼,河畔边一排排垂柳,就像身披绿纱裙的少女,在春风的吹拂下,正对着清澈的河水梳洗着秀发。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麦田边。听爸爸说,荠菜的根是  相似文献   
7.
正一度想追着花季旅行,亲临那花开烂漫的时节;一度想在花树下,捡拾一地的落英;一度想在画纸上,细致地描摹每一片花瓣。待画与花在纸上邂逅,一场美丽的童话开始上演。遇见你的那天,好像一瞬间有种神奇的感觉伸着触角迎面扑来。我站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扬起的裙摆就像吹奏着《欢乐颂》的仪仗队。  相似文献   
8.
暴风雪之夜     
<正>期末考试快到了。这次高年级要进行全区统考,目的是摸摸底,以便提高藏区的教学质量。区里很重视,区长丹吉仁措作了动员,说:"藏区要改变面貌,靠什么?靠人才。人才哪里来?靠教育。教育抓什么?抓质量。质量怎么抓?抓考试。总之,这次期末考试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我这个班中极特殊的一个学生:头发如钢丝般根根直立;一双豆大的黄眼珠时而咕噜噜乱转,时而如刚睡醒般黯淡无神;说话严重口吃,却总在不知疲倦地讲着千奇百怪的见闻;学习勉强中等,各种光彩的事全没他的份儿,调皮捣蛋却总少不了他;说实话,我不喜欢他。每当他犯了错,我便毫不留情地批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发泄我对他的不满。直到那件事的发生,才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也对自己曾经的想法和做法感到深深地懊悔和自责。  相似文献   
10.
彭琼瑶 《大理文化》2014,(12):95-101
正第一次亲密接触2014年8月,中元节过后第二天,我终于和李彩凤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写下这段话,我在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作为弥渡人,李彩凤是我心目中的能人、名人,一直都有想认识了解她的渴望。最早见到她是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之窗·小河淌水的地方》这一档栏目上,当时我还在上初中,相信大多人也都是通过这个节目知道而且记住了这个唱调子的"老妈妈",在之后的十多年间,她一路把山歌唱到了省城,唱到了北京,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弥渡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调子客"。偶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