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册二页四二五侯寘《水调歌头&;#183;湘水照秋碧》:“扫欃枪,苏耄倪,载弓櫜。”注:“扫欃枪:除旧布新。欃枪,彗星别名;苏耄(mao):指苏轼。倪:傲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句。”按:误,“扫欃枪”,言除去敌人之兵乱(指金人);“苏耄倪”,使老人小孩得以苏息,语出《孟子&;#183;梁惠王下》:“反其旄倪。”赵岐注:“旄,老耄也。倪,弱小,倪倪者也。”  相似文献   
2.
张先《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竟”)词有云:“已放笙歌池院(一作苑)静。”其中的“放”,在现在通行的宋词选注本中,有的认为相当于今语“放假”、“放学”的“放”,有的训作“停止”。如,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注“放”云:“古代歌舞杂戏,呼唤他们来时,叫‘勾队’;遣他们去时,叫‘放队’,略如现在放假放学的‘放’。”唐圭璋等先生《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吴熊和先生主编《唐宋词精华》(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并注云:“放:停止。”  相似文献   
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题记"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你的词句从三百多年前来到我的身边,耳畔仿佛响起你穿越时空的呼唤,不由得跟随这扣人心弦的词句来到了你的身边,见证你内心的惆怅……天降瑞雪,梅花吐蕊。你在这时降生于北京。你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万江心  张云龙 《职业圈》2014,(16):118-119
从怀揣追星梦想的文艺女到投身家具行业的业务员,这不是心理落差,而是一个机缘抑或跳板;从卖沙发的业务员到做沙发的老板,这不仅有勤奋就够了,还需要有着开阔的眼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从“下得厨房”的家庭主妇到“上得厅堂”的女企业家,她饰演了一个成功女性的多重角色——好妻子、好母亲与好老板.她就是爱依瑞斯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姗姗,也是我们本期访谈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5.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吟诵着苏东坡这首描写岭南风光的《减字木兰花》,思绪便像决堤的洪水,情不自禁地涌向那曾令我心醉神迷的南国椰岛。  相似文献   
6.
龙舟竞渡是我国古代非常流行的民间娱乐与竞技活动,诗词中的表现虽然不多,但依然有刘禹锡《竞渡曲》、张建封《竞渡歌》、元稹《竞渡》等佳作传世。相较于这些长篇,北宋词家黄裳的小令《减字木兰花·竞渡》仅四十四个字,显得明快轻盈,尤为引人注目。词云: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相似文献   
7.
“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手”,其词以“自然”“真切”:和“哀感顽艳”名世。其创作观念继晚明“公安三袁”的“性灵说”和叶燮的“诗是心声”说之后倡导“主情”,以为“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  相似文献   
8.
吴敬梓《减字木兰花》八首阙对研究其家世、生平、思想,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本文分章笺注,兼顾释义与典故出处。  相似文献   
9.
喜欢纳兰容若的《木兰花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留下初见时的美好、倾情,没有伤害、没有怨恨,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不过“人生”后面紧跟的“若”,道出这仅是个美好的愿望,不免遗憾与无奈。  相似文献   
10.
正夜幕开始降临,在我们城关小学很多家庭中,会亮起一盏盏柔和而明亮的灯。灯下,父亲或母亲,甚至爷爷或奶奶都不约而同地捧着一本经典读物,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这样的经典阅读是诗意盎然的,它能使儿童的心灵产生温暖和无限美好的遐想;这样的经典阅读是理趣深邃的,它能启迪智慧,发人深思,乃至拷问灵魂;这样的经典阅读是史韵丰厚的,它能倾听到悠远的历史回声,接通文化血脉,延续不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