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峰 《语文知识》2000,(5):61-61
高中语文第六册邓拓杂文《欢迎“杂家”》有一处说法值得商榷: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它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括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文中“达尔文”应是“马尔萨斯”。依据有三:一、高中语文第五册《治平篇》(作者洪亮吉)的”预习提示”明确说:本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专论人口问题的文章,写于乾隆58年(公元1793年),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公元1798年)发表早五年。  相似文献   
2.
从杂家到编辑艺术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象化比拟的角度探讨编辑社会角色的演化,多闻于耳而少见于书面,我国较早或较系统涉及这一问题者当数张如法及其<编辑社会学>①,该书提出的有:"把关人"、"精神生产设计、规划与组织者"、"信息搜集与研究专家"、"社会活动家"、"园丁"、"受众的代言人"、"导演"、"杂家"、"文字加工大师"、"助产士"等比拟.其余,包括笔者,曾有过个例角色的分析论述②,而贴近于当代者尚未见有系统论述.本文从古今中外编辑角色的演化入手,侧重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变化,作了分析和批评,从而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部叙、类叙、书下提要和按语为主要材料,分析了《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分类的不完善之处,并进而推究了杂家类这种分类以及著录情况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师应当做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应该称得上是个教育专家。教师要做个杂家——想来真是至理名言,做杂家其实并不是教师不务正业,相反,正是教师修练内功、  相似文献   
5.
墨家总结战国百家争鸣的思维论辩方式,推出辩学元典《墨经》,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范样式。杂家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兼容发挥墨辩,发展了墨家推理论和语义学,取得重要学术成就,谱写墨辩发展史精彩一页。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师素质这一话题的探讨,我有以下三点疑问。 首先.语文教师到底需要多高的素质?或者可以套用流行的一句问话:语文教师是杂家还是专家?有人说,最好既是杂家又是专家。但是,这是怎样的一个奢望啊?  相似文献   
7.
1962年夏天,罗竹风同志因《杂家》事件,离开上海市出版局的岗位,来到当时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参加正在紧张的《辞海》修订工作。从此,他完全沉人这个“海”中,朝朝暮暮,尽心尽力,殚精竭虑,倾注心血,为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而付出了大半生。  相似文献   
8.
《尉缭子》的著录问题,即杂家、兵家《尉缭》的关系问题,古今学者多有讨论,但是有些观点仍然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今本《尉缭子》即《汉志》著录的兵家三十一篇,并且保存了战国古本兵家《尉缭》的主要内容。战国古本兵家《尉缭》成书之后,在秦汉以及后世的流传中,经过增益、补充以及宋代元丰年间编印时为了保留和突出兵家内容的挑选与删减,今本由此定型,形成了现今所见的《尉缭子》兵书。而杂家二十九篇的著者或是秦始皇时的国尉缭,继兵家广泛流传后,杂家《尉缭》由是为世人所忽视,或因北宋末年战乱而至其书亡佚。  相似文献   
9.
围绕着一种职业,衍生出不同的比喻与看法,个中之奥妙幽隐,颇值得我们探寻与深究一番。一做嫁衣者不知从何时起,唐代诗人秦韬玉的这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诗,就被视为对编辑职业的一种本质性的写照而流传至今,且有绵延下去之势。这一说法之所以广为流行,一方面它  相似文献   
10.
蔚学高可谓通观古今的"杂家",不但书法、绘画兼长,更能驾驭古今中外各种题材。绘画方面,写意花鸟、工笔人物,样样栩栩如生,笔笔落墨精彩。书法方面,蔚学高的草书潇洒飘逸,游龙走凤般自然流畅。与其说蔚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