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陈颖飞:李先生,《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委托我给您做个访谈,以便向学界介绍您的学术道路和贡献,我们现在能开始吗?李学勤:可以。一符号的魅力:从逻辑学到甲骨文陈颖飞:李先生,学术界都推许您学识渊博,在甲骨文、青铜器、战国文字、先秦与秦汉  相似文献   
2.
李学勤。玉溪市元江县人民政府驻上海市工作处主任。一个会说云南方言、每天随身携带着云南水烟筒不时抽上几口的地道上海人,一个从服饰到骨子里都透出浓浓云南味的滇沪友好使者。他将云南的葫芦丝吹到了上海,把云南的热情好客和良好形象传播到了上海,让许多的上海知青回味起曾经在云南的那段难忘的蹉跎岁月,让年轻的上海朋友们通过一曲曲动听的云南音乐走进云南感受云南。  相似文献   
3.
任会斌 《邯郸学院学报》2010,20(1):18-20,87
回顾了作者有幸跟随李学勤先生学习甲骨文的前后经历,着重阐述了师从李学勤先生进行古文字学习的缘起、过程以及心得体会,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李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非凡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并简要介绍了李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于甲骨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和观点。  相似文献   
4.
李学勤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属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他在甲骨学、青铜器、简牍帛书、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5.
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走上学术道路。由甲骨"文武丁卜辞"的争论进入甲骨学研究领域,在甲骨文的分类和断代方面,首次提出同一王世不见得只有一类卜辞,同一类卜辞也不见得属于一个王世;首创殷墟甲骨非王卜辞说;根据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史料,创始用地理排谱的方法研究殷商历史地理。首次鉴定出西周甲骨文。首次提出战国文字五系说,对战国各种文字作综合研究,促使战国文字研究学科形成。首次推测洛达庙类型文化属于夏代。跟随侯外庐先生从事思想史研究。揭开明末清初大学者方以智遭迫害而死的隐秘真相。60多年过去了,李先生当时提出的这些学术观点至今仍被学界沿用,并日趋完善;他推测二里头属于夏文化等学术观点得到了考古发现的进一步验证。虎年春节前一个晴朗的下午,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宫长为研究员的陪同下,拜访了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同时,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泽文博士和助理研究员任会斌博士撰写了两篇专题论文,与访谈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走上学术道路。由甲骨"文武丁卜辞"的争论进入甲骨学研究领域,在甲骨文的分类和断代方面,首次提出同一王世不见得只有一类卜辞,同一类卜辞也不见得属于一个王世;首创殷墟甲骨非王卜辞说;根据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史料,创始用地理排谱的方法研究殷商历史地理。首次鉴定出西周甲骨文。首次提出战国文字五系说,对战国各种文字作综合研究,促使战国文字研究学科形成。首次推测洛达庙类型文化属于夏代。跟随侯外庐先生从事思想史研究。揭开明末清初大学者方以智遭迫害而死的隐秘真相。60多年过去了,李先生当时提出的这些学术观点至今仍被学界沿用,并日趋完善;他推测二里头属于夏文化等学术观点得到了考古发现的进一步验证。虎年春节前一个晴朗的下午,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宫长为研究员的陪同下,拜访了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同时,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泽文博士和助理研究员任会斌博士撰写了两篇专题论文,与访谈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李学勤先生被誉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学人,他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李泽厚先生称其为目前大陆学界第一人。近日,在"清华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结束之际,因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的约稿,笔者到荷清苑李学勤先生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由于《瞭望》是大众性新闻刊物,采访中的大部分素材在报道中没有采用,而这些由李学勤先生亲述的历史非常珍贵,所以笔者将采访录音重新整理,得到李学勤先生同意后,投送至贵刊。贵刊主编康香阁先生曾在2005年和2010年两次采访过李先生,写了《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访谈录(少年—1956年)》和《再访李学勤先生(1955—1976年),而本次采访侧重的是童年、青少年的经历,3篇文章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简略的"小传",有助于读者对这位卓越的历史学家的生平、为人、治学经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李学勤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属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他在甲骨学、青铜器、简牍帛书、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9.
李学勤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文献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著述宏富,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为了便于读者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初编《李学勤学术年谱》,以飨大家。  相似文献   
10.
李学勤先生是学界高山仰止的史学大师,也是惠泽学林、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我第一次拜访李学勤先生是在2003年10月13日,至今已10年。2003年10月,正是我校专升本的关键时刻,我尊学校领导嘱托,撰写了《邯郸师专与赵文化研究》一文,经梁涛、宫长为二位引荐,第一次拜访了李学勤先生。经李先生审阅指正,并题签"邯郸师专与赵文化研究"和拙作一起发表在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为学校专升本顺利通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