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尚儒彪 《武当》2003,(9):62-63
古代所称的瘟疫,即当今传染性疾病。因为道教素来“重人贵生”,追求的是“长生久视”,所以对疾病的预防特别重视。早在三国时期便有“诸葛武侯行军散”以防瘟疫,后经数十代道医们的不懈努力,直到清朝中叶,武当山道教的医生们,已研究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口服、淋浴、佩、涂等诸多预防方法,防治传染病,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过重大贡献。这些古老  相似文献   
3.
4.
蒲团子 《武当》2004,(3):47-48
丹道法诀层层保密确实不假,但说到各门派墨守成规,却未必。胡孚琛先生自己就没有墨守成规。况其他门派传人中的佼佼者,也有不少在努力地发展他们的学术,将他们的学术向科学化研究靠拢,将他们的方法进行科学化论证,使之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如果仅靠创立新门  相似文献   
5.
周和平 《武当》2004,(8):30-32
古圣先贤以时间与智慧,凝筑神圣之武学殿堂。仰之弥高,俯之弥深,叹为观止。古人终身浸润武学,水滴石穿,电光石火,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真修实证,传世精真,多有建树。今人日为生计,心存功利,心浮气躁,深造为难,成器犹难。择法为难,择师犹难。实难窥古人之境界,更何论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6.
廖冬晴 《武当》2003,(7):52-53
蒋门马先生近期发表了题为《梅自强是黄元吉第四代传人吗》(下称《传》文),署名为“静虚子”的作者也发表了题为《黄元吉绝学不可妄解——略评(颠倒之术)》(下称《评》文),文中不乏质疑之词。针对此,笔者愿就自己所知予以澄证。  相似文献   
7.
《南州六月荔枝丹》要说明的内容很多,但作者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既有很强的逻辑性,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尿素对若丹明6G(R6G)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MA)聚合体系中的协同效应,尿素的存在使R6G的缔合平衡向单分子体方向移动。在MA溶液中尿素与R6G以1∶1形成分子间络合物,络合平衡常数为80mol~(-1)。荧光量子效率随尿素的含量增加而增大,R6G在MMA-MA共聚物固溶态介质中的表面荧光强度比相应组分在聚合前的液态介质中要高。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在这篇文章里,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一段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接着作者在文章的第二段开头评论道:“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作者的言下之意,”壳如红缯”的比喻是不够恰当的,“粗糙”的荔枝壳和“滑润”的丝织物怎能放在一起作比呢?  相似文献   
10.
月星汐转醒时.躺在一个全然陌生的漏风茅草屋。细小光柱从屋顶茅草罅隙刺入.炽烈得快要灼伤眼睛,稍微一动,全身的骨头传来麻痹的酸痛.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