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林明提 《青年记者》2006,(16):98-98
几年来,报业集团(报社)的采购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集中采购可获得批量价格优惠,减少储备,节省采购费用,且便于管理,因此现在已被多数报业集团采用。这就为报业全面实行比价采购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购销价格比价需求,通过对企业当前运行信息系统的分析,确定了从多个系统中动态地获取相关数据,通过提取、清理、转换等手段进行有机整合,达到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价格的比价目的。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报业改革力度的加大,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内审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审计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审计的"关口"在不断前移,事后审计为主的格局逐步被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的格局所取代,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采购比价审计、内控制度评审和其他专项审计的开展越来越普遍,审计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加强报业内部审计显得非常紧迫,因为目前大多数报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虽有部分介入了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  相似文献   
6.
明洪武二十二年,关于四川岩州茶马司定价问题,《明太祖实录》记载:一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弇山堂别集》记载为:十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凡研究明代茶马贸易的学者基本上都采用《明实录》的说法,以此来论证官营茶马贸易衰落及相关问题。之所以出现以上二者差距十倍的原因,是因为抄写或勘印所导致。事实上",马十匹给茶一千八百斤"更能符合当时岩州茶马比价的实际,也与明王朝整个茶马比价政策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在日前召开的一个论坛上,有官员就政府宏观调控对策谈及自己的看法认为,政府应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作为首要目标,并且在控制通胀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当中求得平衡。为此需要采取的一个措施是调整理顺务工和务农收入的比价关系,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劳动力成本所推动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8.
刘利平 《西江大学学报》2003,24(3):34-38,50
本文考察了明清时期(1368—1911)白银和铜钱这两种金属货币的比价变动情况及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明清时期白银和铜钱的比价一直是变动不居的,而中后期银钱比价波动尤为剧烈。从总体来看,明清时期一两白银所能兑换的铜钱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白银和铜钱的数量及其本身的价值、海外贸易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银钱比价。市场上劣质铜钱的大量涌现则是导致银钱比价剧烈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类型及劳动力供求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中,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全面性及其具体表现;认为作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标志的政府干预,对于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和解决目前面临的沉重的就业压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藉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