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卡门>这部歌剧是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而成的.它完成于1874年秋,不仅是比才所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剧本作者是梅拉克阿莱维所创作,原著作者是梅里美.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卜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入情网,成了走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士埃斯罗?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沙她感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  相似文献   
2.
《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选曲《哈巴涅拉舞曲》为切入点,探讨了比才的歌剧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程鹿峰 《世界文化》2008,(10):18-19
1875年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首演于巴黎歌剧院,演出后舆论界褒贬不一,而一向热衷于风流激情的上流社会的观众却接受不了《卡门》的风骚撩人,放荡不羁,大肆抨击《卡门》的内容是道德败坏的,音乐是乱七八糟的。从此,在巴黎剧院的剧目中《卡门》消失了长达8年之久,只有一些有识之士如著名哲学家尼采,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等对《卡门》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5.
6.
乔治·比才通过音乐的语言展现出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并运用浓郁的民族色彩,将歌剧中紧张的戏剧矛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种极富表演张力的舞台效果与传统的戏剧创作手法巧妙地融为一体,成为法国19世纪歌剧史上的新里程碑。尤其是比才的代表作《卡门》,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法国歌剧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现实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歌剧序曲对一部歌剧的成功至关重要.<卡门>的序曲旋律雄壮有力,结构清晰,除了起到直接揭示剧情、概括主导动机的作用以外,还带有浓郁的异国情调,给人印象深刻.同时它也是当今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器乐曲之一.本文通过对<卡门>序曲音乐本体及作用的分析,能够对歌剧<卡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李心宇 《中国收藏》2017,(1):112-117
在去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之际,新落成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也正式向公众开放。自去年9月始,开馆首展的7大板块、11个展览中,家具类藏品尤其是“随方制象”厅中的50余件明式黄花梨家具颇为引入注目,展厅布置也别具匠心、风格前卫。  相似文献   
9.
年仅31岁就离开人世的"歌曲之王"舒伯特,其作品充满着忧郁的辛酸气息;35岁辞世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其钢琴曲蕴含着一丝淡淡的哀愁;猝然早逝的音乐天才还有34岁的贝里尼、37岁的比才、40岁的韦伯、42岁的穆索尔斯基、43岁的沃尔夫……他们都如出一辙地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卡门》标志着法国现实主义歌剧的诞生,代表着比才音乐创作的毕生努力和探索,是他创作成就的最高峰,也是法国歌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目前世界上演出率最高的歌剧。这部作品的最伟大艺术价值在于为歌剧舞台留下了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其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上对现实主义倾向大胆的迫求,震动了法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