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3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CE是英国普通教育证书考试的简称,相当于我国高中毕业考试。GCE考试科目较多,但不是全部科目都必考,只要考试合格科目达到一定要求,即可获得“普通教育证书”。在英国,GCE考试成绩既是获取“普通教育证书”的依据,也是大学,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为了升学或求职,考生可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或者以就职单位的要求,选择GCE的考试科目。  相似文献   
2.
有关表示运动状态的函数图象的知识,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是这样叙述的: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下面的例1就是课标上面的案例)。有些人认为这是折线统计图,于是把类似的题目搬到六年级数学练习及毕业考试中。其实它已超出了一般小学生的认知范围,但作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是可以尝试练习的。现介绍几道这种类型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3.
正手记十三:评比型表扬班级活动有两类,任务型活动和自主性活动。任务型活动多了,一线老师没时间、没精力做自己的活动。学校要给老师让出一些空间,老师也要想办法,给自己腾出些空间,针对自己班做活动。做自己策划的活动,好比亲生的孩子,有干劲。每次活动,总会诞生几只领头  相似文献   
4.
摘编     
《今日教育》2011,(5):39-39
专题: 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专题 2003年,中考改革出发,线路图方向正确,重要举措清晰——依据课程标准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倡导等级呈现考试结果,弱化分分计较;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虽然出现了一些先进典型和成功做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中考改革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福建教学研究》2006,(11):38-44
2006年7月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了每年一度的初中生毕业升学数学考试。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进程。更好地与新的高中课程改革相呼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数学科评价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九地市实验区的数学考试卷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各设区市均能依据教育部福建省的精神.坚持“三个有利”的命题指导思想。体现课改精神。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命题。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突山数学科的特点,突出了对“双基”的考查。在考查能力上。进行了创新的探索。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考生创造性思维。试胚关注数学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学英语毕业考试中的最后一大题给出的写话主题,学生是惧怕的,老师也是无奈的。因为在平时写话练习很少,写话也是错漏严重、语不成句、书写不规范、内容贫乏。老师为了应付抽测,总复习时给学生一些范文进行背诵,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好。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写作基本功的训练。笔者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进行英语写作能力的指导和训练作了一些尝试。一、渗透语法和基本句型的组成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基本句型的构成。让学生对句子的规范性有一定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句话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组成。谓语有be  相似文献   
7.
8.
9.
中考是个政策性强、导向作用大、事涉千家万户的大事。海勃湾区作为全国38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今年面临着5所中学实施课改首届毕业生共436人的升学,尤其因我区的综合课(“科学”“历史与社会”)的实验是史无前例的,它更是面临着一次重要检验。因此,我区努力从以下几方面抓实抓好2004年的中考工作,为今后全区乃至全国实验区的中考升学工作,积累经验,探索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语文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才能为小学毕业生做一个阶段性的学习总结呢?又怎样为下一阶段将要面临的中学阶段的学习做一个预热和衔接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