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586篇
科学研究   88篇
各国文化   51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2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学术期刊认定工作。经过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及中央期刊主管单位初审上报,总局组织专家严格审核,正式公布了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成才之路》位列其中,成为国家认定的学术期刊。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努力创新求实,打造中国人才教育学研究领域精品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是在两汉时期,其代表作是两汉的乐府诗,而“叙事情结”正是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特征。造成中国古代叙事诗“失语”的关键就在“叙事情结”的丢失。  相似文献   
3.
从表层看,阿Q以其低级孤独与未庄社会产生着隔膜,导致其自卑情结。从深层看,其多种不可调和的心灵冲突又导致其人格系统的崩溃。  相似文献   
4.
郑思肖是中国学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他的《心史》虽是“古今所未有”的奇书,但又有真实性.是磅礴着浩然之气的心灵史。它和郑氏其他作品一起,真实地反映了南宋王朝日趋覆亡的现实悲剧和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赞颂了以天祥为代表的民族英雄的凛然正气,反复表达了郑氏“一统正乾坤”的热切意愿和“终身只宋民”的坚定决心.达到了“篇篇字字皆盟誓”的程度。从《心史》的接受史看,直到20世纪初,它还在发挥着“起国家之衰”的振奋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静 《图书馆论坛》2006,26(1):207-208
1992年盛夏,四川大学图书情报学系毕业的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怀揣无数梦想和期待,与那个时代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享受着国家给予天之骄子分配固定工作的优越待遇,来到了四川建材学院。不曾想那时迈出的这一步,让我一呆就是13年,我的命运与图书馆的发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成长与成熟的温床滋生出一段段剪不断、理还乱,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图书馆情结。  相似文献   
6.
挥之不去的图书馆学的技术情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20世纪图书馆学精神的理论精神和技术情结,中国图书馆精神的重要特质及其在学术领域和行业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晁说之在宋代学术史上地位较为重要 ,他是宋代疑经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怀疑《诗》与《诗序》作者不同 ,并以求实的态度恢复《古周易》 ,又以尊古的态度崇孔非孟 ,其学术试图超越汉学、宋学 ,直面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8.
乡愁情结是台湾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乡愁不仅表现出对思乡的哀愁,更表现出一种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一种殷切强烈的期望。历史造就了乡愁作家,通过女性细腻而又丰富的心灵感受来描写对大陆亲友、故旧的怀念的作家群体,女性特有的气质,与离乱后人们的心理情绪不谋而合,这也使得女性乡愁学在坛上开了日后40年绵延不绝的“乡愁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9.
于漪老师,当代语文教育家。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始终与时代同步。她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的完整性建构”为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具有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特征的语文教育观。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更加深入、扎实、讲求实效的新阶段。在新时期的各项建设任务中,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尽快建设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育的、能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全面服务的网络应用平台。建设应用平台的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