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魏时期向来为学者、专家所关注,传统的汉魏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学与重大社会事件等,而对于普通民众生活、风土人情、民俗礼节则少有关注。本文以《昭明文选》选赋为立足点,考辨汉魏时期风俗画卷,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汉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相对开放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2.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日盛,寺院藏书逐渐兴起。本文从佛教传播、佛经翻译对寺院藏书的影响,寺院藏书的特点,寺院藏书的管理与应用这几个角度对汉魏晋南北朝寺院藏书做出论述,以期对今后的寺院藏书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3.
在武后朝诗人中,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他标举“汉魏风骨”提倡恢复建安人的远大抱负和慷慨意气,在复古旗帜只革新“采丽竞繁”的风,本旨在社会历史语境入手,分析其“汉魏风骨”得以形成的原因;通过对他生命境界的描述,再观其“汉物风骨”的精神基调及主体人格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城墙,是古代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现代社会依然可以看到的保留在地面之上的城墙,在地下也存留着大量的都城城墙的遗址。作为都城,西汉长安城和汉魏洛阳城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这两座都城的城墙均埋藏于地下。比较两城城墙的各自特点,研究长安城和洛阳城的形制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其人与其诗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受到极高的赞誉。但受到中国传统诗歌批评方式的影响,这种评价历来就是人格与诗格、思想与艺术掺杂在一起的。因此,抛开陶诗的文化光环,直接对陶诗的创作态度、艺术手段条分缕析,对我们正确认识陶诗在诗歌史中的地位,正确理解六朝诗歌的面目与流变,乃至正确认识唐诗高峰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昌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2015,(2):2+111-112
许昌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汉魏故都——河南省许昌市。其前身是创建于1942年的河南省第五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1946年,河南省立许昌师范学校成立,随后五区联师并入许昌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调整为中等师范学校,1978年首批复办师范专科,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许昌卫生学校并入许昌学院。学校2012年通过教育部普  相似文献   
8.
杨伟旗 《文教资料》2012,(34):13-15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取材广博、资料详实、异文齐备、考订精审、编排得宜,可谓先唐诗歌总集的集大成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因而备受学界关注。学界对该书的研究以总结其编纂成果、探讨其成书过程、研究其出现的问题为主,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研究仍待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诗经》可谓四言诗之龟鉴,汉魏诗人皆以其为创作四言诗的标准.汉魏四言诗对《诗经》有借鉴及发展:一是在题材内容以及艺术手法方面受到《诗经》的影响;三是相较于《诗经》,又有着自身的发展创新,主要表现在结构形式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我在研究唐前古小说和唐传奇的过程中,一直关注杂传这一文体,因为它和杂史一样,与小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杂传常游移于史传与小说之间,成为史学史与小说史上一道特别景观。杂传的这一特殊品格是可以解释的,因为文言小说——或曰古体小说——本来就是从史书分化演进而成的。所以与其说杂史杂传与小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不如倒过来说更为准确,更能显示历史演化的逻辑关系。明人陈言曾说:"正史之流而为杂史也,杂史之流而为类书、为小说、为家传也。"(《颍水遗编·说史中》)只不过在小说蔚为大观之后,从小说反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