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的重要标志。有关论著对它的研究和提及很多,《李大钊全集》的编注者对其注解也较多。进一步研究起来,该文中需要探究的问题仍有不少。总起来看,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以日本社会主义学者河上肇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要蓝本,其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与一条“金线”的核心论断也出于河上肇此文;写作和定稿时间,应为1919年7月底到8月上旬,而不可能在1919年5月之前。  相似文献   
2.
河上肇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初接受马克思学说的中介者之一。晚年的他在中国八年抗战时期隐居转入汉诗创作,并投入对南宋抗金诗人陆游为主要对象的鉴赏与研究。他以汉诗创作与鉴赏的方式寄托了反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心志,同时也汲取了古典汉文学的精神资源。河上肇汉诗堪称是在文化领域坚持深层的反战抵抗,代表了一种曾经被炮声淹没而值得后人静心聆听的声音。河上肇汉诗不仅从一个特定时代的日本学者的角度,实践了古典汉诗文的现代价值与跨国意义,而且从一个著名《资本论》日译者的角度,提示了古典汉诗文与现代马克思学说之间的精神相通性。后者是“西马”诸家迄今所乏而未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早是由意大利的拉布里奥拉、中国的李大钊、苏俄的布哈林、日本的河上肇引入大学讲坛的.这四人可谓是世界上最早一批介绍、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大学教授.其中,李大钊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传统因其系统的学理性、广泛的实践性和历史的持续性而产生了最为持久和最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少学者认为李大钊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接触到了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但经考证,李大钊是在回国以后,通过陈溥贤在《晨报》译摘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逐渐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自1922年9月至1925年11月在上海发行的《孤军》杂志上的论战,尤其是《经济政策讨论》的分析,可以看出留日中国学生如何看待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该杂志的论者包括杜国庠、王学文、李希贤、史维焕、周佛海等,他们都师从东亚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河上肇教授。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一定接受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见解与方针,而主张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为时尚早的论者占了论争的主导。但是,他们并不否定社会主义,反而将留日期间得到的知识加以消化,使它们成为分析中国现状的工具,用来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的中国特有道路或中国独特的革命方略。  相似文献   
6.
厘清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的成文时间,对于研究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近代中日文化的交流史等学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文章应用跨语际比较法,通过考察河上肇《マルクスの社会主義の理論的体系》的内容和发表时间以及提供其他佐证材料,对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的成文时间加以考证。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开始撰写时间是1919年3月底4月初,5月其主体部分基本完成;因发生五四运动,拟刊载此文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出版时间从5月延期至9月,使李大钊有时间对此文继续完善,于1919年8月中旬最终定稿。  相似文献   
7.
通过跨文本对比的方法,本文对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认为,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完全“承袭”自日本学者河上肇,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努力向全世界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8.
曹老师秘籍我可以教你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你在看一本书的时候,边上放一本笔记本,如果你觉得这本书里头没有什么好词、好句、好段值得你抄到笔记本上,你就应当让它去它应该去的地方。如果你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不时地会发出惊叹:好书!好词!好句!好段!这么漂亮的一段风景描写,你很想抄到笔记本上来!这样一本书,你差不  相似文献   
9.
罗鹏  李海振 《科教文汇》2013,(11):115-117
郭沫若于1924年翻译日本近代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开始,译介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虽然,郭沫若的世界观并非因译介该书而发生突变,但可以说此书的译介是郭沫若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本文从重读基本史料出发,立足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探讨郭沫若译介《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的各种原因,充分认识和理解其在历史变革中的艰难和可贵,并客观地评价该书的译介对郭沫若自身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