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99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电视台是河南省第一个崛起的城市电视台,也足全国最早建立并开播的四家城市中心台之一。25年的风风雨雨,洛阳电视台经历了从艰苦创业到迅速发展的阶段。一、闪光的足迹洛阳电视台从最初员工不足10人的差转台发展成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城市电视台,期间是一个奋力开拓的历程。比如:1975年7月,用最原始的方式制作播出了洛阳电视台第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2.
洛阳狮雕     
刘莉莉 《寻根》2003,(6):80-83
洛阳,向有“九州腹地”之称,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北有邙山屏障,南有伊阙耸立,西有秦岭在望,东有崇岳峻极;伊、洛、、涧蜿蜒其间,虎牢成皋、函谷渑崤、轩辕关、伊阙关环绕四周,气候适宜,风光秀丽,自古便是封建帝王建都的理想之地。自夏代始,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王朝在洛阳建都或以之为陪都,时间达1650年之久,历经105个帝王。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洛阳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不讲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也不谈…  相似文献   
3.
王武 《中国钓鱼》2001,(2):44-44
闻名全国的小浪底水电站蓄水发电,喜坏了孟津、洛阳附近的钓迷。  相似文献   
4.
介绍企业内部网环境下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图书馆图书文献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07年4月推出的《倾国倾城》节目,以"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为创意,以"绿色、文明、活力、和谐"为主题,以"介绍中国名城品牌、宣传中国城市精神"为内容,以"立足向世界介绍中国名城、帮助梳理城市品牌理念、提升城市品牌特质"为宗旨,以专题与晚会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17日,伊川县河洛旺源人才交流中心首批组织17名打工赴深圳工作:为体验打工的生活和经历,洛阳日报特派记李燕锋、见习记杨寒冰一路随行跟踪采访:作为洛阳日报特约记,笔有幸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7.
东汉定都洛阳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史学界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旧说大致有七种观点,但似乎都有不足之处。通过考察两汉之际的历史情形,综合政治形势、自然地理状况、时代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东汉定都洛阳是必然之举。其原因有三:一是气候转冷,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势力加强;二是东汉之时代精神与西汉相较,自进取转为退婴,故无意与北方少数民族作坚决之抗衡;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时代精神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张衡《东京赋》所描绘的洛阳城市建筑为依据,着重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东汉立都洛阳的原因和洛阳城市建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1,(1):145-146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对洛阳地区民间武术特有拳种及流行拳种区域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究洛阳地区民间武术区域分布特点及影响区域分布与发展的相关因素,为洛阳地区民间武术拳种的发展状况提供数据积累,为民间武术的挖掘、整理、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