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那些和历史的一般变化和正常发展相左的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怪现象",这些怪象往往使人感觉很难理解,民国初年的"洪宪帝制"就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当时,袁世凯已手握北洋军的大权,脚踏大总统的宝座,可谓身居高位,权倾一时,为什么还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千方百计地复辟称帝呢?在万分遗憾的同时,人们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一书拨云见日,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历史怪象背后的种种真相。  相似文献   
2.
洪宪帝制的时候,北京有位记者表现积极,对袁世凯自称“臣记者”,被媒体传为笑谈,帝制还没有结束,臣记者就已经混不下去了,只好夹起皮包走人。后来历史的大势所趋,任谁也做不成皇帝了,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新职业,诸如记者、律师、作家之类,庶几得以幸费.加盖“臣”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正孙中山先生是近代国人公认的民族伟人,他的伟大不仅在于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他用毕生的精力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路径和方式。孙中山思考国家建设方面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建国方略》中,其中依据《实业计划》绘制的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在于“改朝”(即推翻清政府)和“换制”(即以“共和政体”取代“帝制专制”),孙中山改建次说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主要是由于他将辛亥革命的“下限”划在“二次革命”以后,不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在威力,关于革命斗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既不能因重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否认革命斗争曾在历史上起过的重大作用,也不能认为革命斗争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最高历史成就,在于胜利地导致华夏千古帝制的终结,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的建国原则,在国内与国际都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历史进步影响。而其历史遗憾乃至失败皆因自身之阶级软弱局限、本阶级政党组织状况不善以及思想境界和实践规模狭隘所致;其历史性的改进在于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转机。值得珍视的是,在辛亥革命的血与火中砺炼铸成的孙中山先生的民生革命观及人民公仆观,则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和高度相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风波》是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0年9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是鲁迅第一篇展现农民历史命运的杰作,《风波》告诉我们: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却没有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农民除了剪去了一条辫子外,一切仍在封建势力的统治下。张勋复辟帝制的消息传来,失去辫子的农民陷入了被杀头的恐慌,惶惶不安,可复辟失败后,一切如旧。这里通过对风波的描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辛亥革命的教训,辛亥革命的不成功,不彻  相似文献   
7.
1916年3月“洪宪帝制”取消至7月《临时约法》恢复之间,南方护国军同北洋系围绕中央权力归属问题——袁世凯退位和总统继任、约法恢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护国军在依据约法坚持袁世凯退位的基本立场下,为了尽快恢复秩序,同北洋系领袖进行谈判,在总统人选黎元洪之外又提出了段祺瑞;北洋系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为了维持自身权威和政府的运作,进行了对内整合和对外斗争、妥协,最终恢复《临时约法》,形成了“黎府段院”的暂时稳定的权力格局。各方势力间的谈判与调整过程,体现了民初军政官员对约法、权力与国家秩序的不同考虑;而在野文人对此问题的态度作为一种社会思想背景,更从另一角度显示着法律与实际政治运作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各界对秩序的普遍追求。  相似文献   
8.
圣旨是古代皇权的象征,大家所熟识的圣旨的开头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件圣旨为何以“皇帝制曰”而不是“皇帝诏曰”?据考证,皇帝的命令有“诏书”和“制书”两种,“命为制,令为诏”.“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皇帝诏曰”.“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此件圣旨是一件敕命圣旨.敕命,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古代皇帝的委任令、嘉奖令,按品级填写颁发,除了授给官员本人外,还用于封赠其先祖或妻室.一般来说,官员如果政绩突出会得到皇上的封赠,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封赠的文书为诰命,六品及以下的官员为敕命.这种文书对格式要求非常严格,文书的起句、事迹的叙述以及结尾的褒奖句式上都有严格规定.  相似文献   
9.
乐明 《上海集邮》2011,(10):7-8
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11年夏,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后,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尤以四川为烈,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0.
100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这场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开国之功未可忘,国人犹自说孙黄。”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先生并称的民主革命家,是中国同盟会最高领袖之一,也被尊为“共和的缔造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