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近几年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那么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需以教学立意来统摄。意在教先,以意统教,在教学立意顺畅的前提下落实核心素养,这样"分则各为龙凤,合则浑然天成",感觉一气呵成。笔者以"二战的扩大"一课为例,围绕教学立意之下核心素养的落地谈一些做法,求教于方家,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寻意——"千寻万觅方得意"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为文章胆"。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目标的内在体现,只有在其引领下的核心素养才能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2.
追求美、向往美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无处不在,美,让人赏心悦目、兴味盎然。一提数学,人们似乎马上就会想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数学,好像与美毫不相关。殊不知,数学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数学的浑然天成之美、异曲同工之美以及包罗万象之美。  相似文献   
3.
席忍学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3):11-14,33
写作观,即对写作的态度与看法,具体包括对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为谁写等写作基本问题的认识。在贾平凹写作观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原生态写作。原生态写作是运用生活流技巧和方言土语、以民间视角叙写日常生活琐事从而达到浑然天成境界的写作旨趣和写作方式。在贾平凹看来,原生态写作是判断文学作品高低优劣的审美标准。贾平凹倡导并身体力行原生态写作,是为了让文学回归"人学"本位,从而避免过于强烈的政治色彩。贾平凹原生态写作观的形成与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就在2022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海兰江足球文化小镇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天傍晚,延边体坛做出一项重大举措——延边州围棋协会和延边海兰江足球文化小镇结成战略联盟,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延边将“足球+围棋”的发展模式提升到“体育强州、体育兴州”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5.
摘要:写作观,即对写作的态度与看法,具体包括对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为谁写等写作基本问题的认识。在贾平凹写作观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原生态写作。原生态写作是运用生活流技巧和方言土语、以民间视角叙写日常生活琐事从而达到浑然天成境界的写作旨趣和写作方式。在贾平凹看来,原生态写作是判断文学作品高低优劣的审美标准。贾平凹倡导并身体力行原生态写作,是为了让文学回归“人学”本位,从而避免过于强烈的政治色彩。贾平凹原生态写作观的形成与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韦君宜是位忠于生活、直面人生的作家,她的作品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闪耀着时代光彩。她目光敏锐,社会责任感极强,从不回避现实矛盾,其犀利的笔锋常常无情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缺陷和阴暗面,表现了作家对人民命运和祖国前途的深情关注与思考。她精心塑造的老干部形象系列和女性形象系列,丰富并拓展了当代文学人物画廊。激情与哲理结合,朴素无华、浑然天成,是韦君宜小说创作的个性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元代诗论研究过去多以传世的元代各种诗话、诗谱为研究对象,且不说这些书有一部分是伪书,其理论价值也不高。我们以新出版的《全元文》为研究对象,认为元代诗论厚古而不薄今,师古而不泥古,注重性情,同时又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推崇清新自然的诗风,追求恢弘深远的意境,真率自然而又典雅含蓄的语言。元代诗人转益多师,诗歌理论实是外宗唐,内崇宋,在学习唐宋的基础上求新变。  相似文献   
8.
一种值得骄傲的“折衷”。大概率来说,看过容祖儿红馆演唱会和没看过的两拨人,前者认为她是中国香港之光,后者认为她只会“挥舞翅膀”(在很多内地乐迷眼中,她只有《挥着翅膀的女孩》具传唱度)。1980年出生的容祖儿,没有天生的巨星气场和浑然天成的傲骨,心知自己“先天不足”,于是花费十倍的毅力减肥,花费百倍的血汗练舞。最终,她用自己的努力、魄力,甚至一根筋的蛮力,成为红馆银河中一颗留名的星。  相似文献   
9.
李宏 《中国广播》2013,(2):79-84
以《别挂电话》为标题的系列广播特写,于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开播。五年后,以此为名的广播特写获得2007年“欧洲奖”和“意大利奖”。现在,广播特写《别挂电话》仍在制作中。一样的形态,一样的主持人(打电话者),不一样的接电话者,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心灵秘史。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把灵感看作是创造力的精华,是解决久悬未决问题的突破口,是最佳创作状态的体现。与古来作家、艺术家相较,东坡对灵感的发生及其特性,有着更为详尽而具体的论述和描绘。苏东坡是位从多方面发掘和主动把握灵感、表现悟性智力,推动艺术创新层出不穷的伟大作家。他对灵感的把握和理解,堪称是我国古代文论中首屈一指者,是传统灵感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不仅超越了历代作家论灵感的成果范畴,还与现代灵感思维科学相连相辅,具有巨大的借鉴、启迪意义,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