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9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典>文本中艺术辩证地运用了虚实对比、悲喜对比、雅俗对比和断续对比的表现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讽刺风格,增强了小说的主题表达和文本的艺术张力,从而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显得"分外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运动的悲壮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为依据,通过列举在体育运动中大量悲剧中的美学现象,论证了体育悲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06,(9X):39-39
魏源是中国近代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杰出思想家,以往学术界关于魏源研究的成果可谓多矣,彭大成与韩秀珍同志的新著《魏源与西学东渐——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一书,却能在广取博览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囿陈见,独辟蹊径,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启示性与现实意义的新观点,为学术丛林增添了颇有价值的新成果。读罢全书,我认为该书有以下方面特别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工作》2005,(4):19-19
五十年前,踌躇满志的十七岁少年吴泰昌,挥别江南的青山绿水,难舍母校当涂中学师友,只身北上,前往全国著名的北大学府攻读……时光如梦,九年后,当年的学子,从北大校园走上了通往文学的路。如今,功成名就的他回到家乡,怀着一片赤子之情,带着浓郁、深沉的爱,将自己多年精心收藏的4000册图书无偿捐献给了家乡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惜情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11):47-53
网络求助文本是求助者通过话语寻求社会救助的一种实践形式,通过对"轻松筹"、"微爱通道"的三个案例的话语分析发现,求助者通过伦理叙事、自我标签化、道德化叙事建构自我的"弱者"身份,通过"悲情叙事"进行情感感染及动员,通过"自证""他证"方式建构与潜在救助者之间的信任,整个话语表达的核心在于构建求助者和潜在救助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从分析来看,目前的信任关系主要建立在道德因素、熟人社会网络、语言的认知及判断等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王厚怀 《文教资料》2007,(30):38-40
婉说,与"直说"相对,也就是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曲折是手段,温和是目的。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婉说在温和之外也伴生了语言的形象性、趣味性、丰富性和深刻性追求,形成层级性特征。浅婉只具有婉说目的的初始性,深婉则具有婉说目的的超越性。深婉是语言艺术追求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阮籍《咏怀诗》第八十首和《悲回风》一样,是诗人的绝命诗。其从诗歌营造的肃杀悲凉的意境氛围、诗人对时间意识的自觉和生命价值的探寻及卓而不群、风神潇洒的“佳人”形象三个方面袭取屈原《悲回风》旨意,表达诗人人生失路、不知行将何之的惶惧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10.
艾青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的表白.余光中凭海临风怅望大陆的孤寂身影.戴望舒的深沉抚摸.舒婷的激情歌唱.莱蒙托夫笔下浑厚而宽广的俄罗斯大地.休斯灵魂中悠长的历史河流……这烙在人们心上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沉爱恋.这些蕴涵着诗人深沉炽热情感的文字.唯有在倾情的朗读中.在动情的想像中.在尽情的品评中.在激情的背诵中.方能融入我们的血脉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