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宏才 《收藏》2008,(3):51-55
民国定鼎以后,由于满清王朝的覆灭,昔日曾经不可一世的王公贵族以及一度辉煌的大收藏家纷纷中落,大量文物精品相继进入各级艺术市场,许多军界人物以及富商大贾凭借既得的权力与实力,旋即成为新时代的宠儿与左右艺术市场的中坚。他们之中除过一部分以收藏鉴赏及陶冶情操为目的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收藏家外,绝大部分出身低微,染指收藏更多的是为了附庸风雅、积累财富、炫耀身份。  相似文献   
2.
从金田举事到夭京陷落,太平天国历时14年,图书文化事业伴随始终.太平天国建立有一套完整的图书编刻、印刷机构,围绕宣传革命、唤醒民众、推翻清王朝,建立理想"天国"的目的,镌刻印行大量的图书文献,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太平天国图书镌刻种类多,印行数量大,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从明朝末年(17世纪初),满族(女真)在东北的崛起,到一六四四年清军人关,取替明朝,这一时期的历史,通称为清人关前史。这段历史,对清王朝来说十分重要,则是奠基时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这一时期,无论在抵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还是接替明代边微疆土,招服东北;也还是加速清军人关,问鼎中原,统一全国等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和现实。我们应很好地加以总结和探讨。但目前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研究是不够的,看法又颇有分歧。今不揣谫陋,仅就管见,草成是篇,以期有裨于对清人关前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4.
“朕生平最憎‘虚诈’二字”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父亲康熙,可以说是雄才大略,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稳定边陲,为大一统的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康熙在晚年,由于“太平盛世”而滋长了政宽事省的思想,这时期他处理朝政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此,在朝野上下的官僚队伍中,虚诈、迎合、粉饰、浮夸等种种腐败之风严重泛滥,已经直接威胁着“盛世”的存亡。  相似文献   
5.
<正>清王朝作为一个能够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处理与其他各民族的关系的方法,是很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研究清代皇室的史料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一般皇后和级别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沈淑华 《华章》2011,(5):28-29
文题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此时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读王献永先生所作《戴名世与桐城派》(《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获益匪浅。然亦有几点感想提出以就正于王先生及读者诸君。一要讨论戴名世与桐城派的关系,首先要弄清何谓桐城派,好有个循名求实的原则。王文说: 戴名世与桐城文派有着基本相同的文学倾向和渊源。  相似文献   
8.
“票友”是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的一种称谓。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为清王朝歌功颂德。后来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作票友。现在“票友”又引申出了新的意义和用法.由艺术领域延伸到了其他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三元里人民抗英诗歌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
百年前的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中的一声枪响,划破了武昌的夜空。这一枪,绝非普通的一枪。它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发令枪,是埋葬清王朝267年统治的夺命枪,也是结束中国长达两千余年封建帝制标志性的一枪。这一声枪响之前,中国处在怎样一个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