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对现行教育体制改革信息的反馈。通过评价可以掌握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倾向,以便对教育改革作出合乎逻辑的调整,使教育改革保持最佳状态,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所以,教育评价是关系着现代教育改革成败的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业、测试是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最常采用的测量工具和评  相似文献   
2.
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简称MW)是指个体将部分或全部注意转向了内部体验和感受,是一种注意分散状态。通过n-back任务以及go/no-go任务,考察工作记忆广度、工作记忆负载和目标出现概率等因素对MW的影响,借助Broadbent等人编制的认知失败问卷进行实验室情境下MW发生率与实际生活中的分心现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在高负载水平下,被试的MW报告率显著低于低负载水平,高广度组被试比低广度组被试报告更少的MW;目标呈现概率与工作记忆负载存在交互作用,二者共同影响MW报告率;在高负载水平下,目标呈现概率无论大小,MW报告率都较小,而在低负载水平下,目标呈现概率高时MW报告率更小;MW报告率与反应抑制正确率存在负相关,说明MW的发生对于任务反应存在消极影响;MW报告率与个体在CFQ问卷上的得分存在正相关。我们认为心智游移受工作记忆资源的影响,并且实验室情况下的MW与日常生活中的MW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心智游移是指注意从当前任务或者外界环境转移到内部想法和感觉的现象。尽管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心智游移的代价,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心智游移也具有一些积极的适应性功能。相关功能主要包括外部监控、自传体计划、提高创造力、促进决策和降低负性情绪等。相应的理论解释有情境管理假说、内容管理假说、意识连续体假说等。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为相关功能提供直接的证据,也可以从内容管理、时间管理和情境管理的角度探索提高心智游移适应性功能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9):60-63
为明晰辱虐管理、心理痛苦和心智游移对安全绩效的作用机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辱虐管理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心智游移量表和安全绩效量表,随机抽取467名矿工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心理痛苦和心智游移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辱虐管理、心理痛苦和心智游移均与安全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辱虐管理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安全绩效,还可以通过心智游移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痛苦与心智游移的链式中介作用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安全绩效。有效干预辱虐管理、心理痛苦和心智游移,可以提升安全绩效水平,减少人因失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网络文学创作主体游移于网络、文本建构的随意和散漫、新旧文学秩序的混乱及生存成长的艰难和困惑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文学在艰难的重新建构中遭遇的内外文学境遇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分析了造成艰难境遇的本体原因,提出了网络文学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很+N”组合中“很”的作用及其对“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N”组合中“很”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程度量,同时对“N”的性质义强制凸显,促使“N”语义转化、功能游移,最终引申出形容词义项,成为名形兼类词。  相似文献   
7.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举世闻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这出悲剧中,哈姆莱特始终在激情与理智这两种状态间迟疑徘徊,在“做与不做”间游移摇摆,并最终导致了其复仇悲剧的发生。本文透过哈姆莱特的复仇悲剧窥探其内心这两种游移状态:一是复仇的激情冲动,二是理智的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8.
乔治.桑的人性改良理想,由于封建没落骑士的残忍、阴险、狡诈、无耻,由于他们制造的抢劫、抗法、枪杀、投毒等恐怖事件,由于在他们潜伏的城堡中渗出的累累罪恶,而显得格外的艰难和曲折。在异质文化背景下,阿来以现代派的特异笔法,描绘了冷酷、自私、贪婪、荒淫的末代土司政权的溃灭。那是上帝,即历史前进的战车,向其发出的毫不吝惜的死亡诏书。  相似文献   
9.
王佳琪 《科教文汇》2010,(34):90-91
形容词用来指称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典型特征是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不能带时态助词及趋向动词。在我们的语言中却经常看到下面的用例:"红、丰润、发烫、小、好、尴尬、缓和"均为形容词,带了时态助词而且大都做谓语。从句法上来说,这些形容词常出现在动词的语言环境中;从语义上来说,这些形容词不仅能够表现事物性质、状态等静态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现事物的变化,也就是暗含着动态的变化过程。无论这种形容词是否转化为了动词,此时的形容词在语义上发生了变化,具有了动态性。这样,构形词缀"了、过"具有另一种功能,是潜在的句法功能的标记,是形容词后加宾语的必要条件。本文着重从对形容词的选择和词性游移的角度阐释形容词+动态助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09,(5):30-30
萨支山在《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我们讲到山寨文化时,很多人会说到恶搞,会说到一些后现代的美学特征。我们会发现山寨文化中有一个非常确定的东西,这就是它总是有一个原本和摹本,无论是山寨版的春晚,还是山寨版的周杰伦,都有原本和摹本。但是这种原本和摹本又不完全是精英或草根、权贵或贫民这样二元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