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768篇
科学研究   196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122篇
综合类   136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2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徐复观以"心的文化"立论来疏解中国文化,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生命意旨,因而,他消解"心"的形而上倾向,进行"形而中学"的意蕴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中,占据着思想、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关理学的研究,近现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理学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学术成果大量涌现,理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但毋庸讳言,近两年来,由于在研究方法、思路上未能有大的突破,相对于中国思想史上其它学术思潮特别是先秦学术史研究的繁盛状况而言,理学研究略显沉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者都力图另辟蹊径,打破沉寂。朱汉民新著《宋明理学通论——种文化学的诠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就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该著从文化的视界人手,对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进行解构与诠释,使我们获得了对理学文化的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今夏,来自意大利的世界级钢琴演奏大师米盖莱·康巴内拉在保利剧院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这是这位“现代钢琴巨人”5年来第三次在华举办音乐会。音乐会的上半场,康巴内拉演奏了《蝴蝶》、《花的曲集》和《维也纳狂欢节趣事》等舒曼的3首代表曲;下半场演奏的是著名钢琴家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和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纺织歌”的改编曲、《罗恩格林》中“到明斯特去”的改编曲以及古诺的歌剧《浮士德》中的圆舞曲。康巴内拉娴熟的技巧,富于感染的表达能力,将古典主义的均衡与浪漫主义的精髓融于一体,以典雅的音乐语言倾诉其对…  相似文献   
5.
轮滑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尤其是速度轮滑在高校越来越广泛地开展,这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其在难度和技巧上要求较高.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速度轮滑的特点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而为高校速度轮滑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钢琴演奏风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它与演奏技能同样重要。风格作为一种文化的趣味,在正确的演奏基础上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在基础教学中,技术也绝对代替不了风格文化的概念,而风格概念的树立则为音乐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及音乐审美修养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容不易     
我们无法给“从容”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思想品行为“从容”作了诠释。屈原的“九死不悔”、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等都不失为“从容”的华章。  相似文献   
8.
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在学习和弹奏钢琴乐曲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基本功的扎实,技术的娴熟,更应该注重演奏者自身对乐曲的理解和体验,即重视钢琴演奏的旋律化。  相似文献   
9.
天台宗智顗《金光明玄义》有广略两种文本,“金光明”譬喻与法性关系的理解是山家、山外观心之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宋僧四明知礼提出“金光明是法非譬”的观点,从“法性与譬喻”、“质与义”两个方面来看,这是对传统譬喻思维的颠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师角色定位的流行话语或是淡化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或是把教师由领导和管理者向学生的合作者转变,或是由知识的师角色有从前台转向幕后的趋势。这样对教师的定位究竟科学不科学,符不符合教育的规律,笔者认为尚待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