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莽的复古改制多从儒家经典取材,有一些我们可以从传世经典文献中直接找到其来源,有些则语焉不详。于是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证据就显得格外珍贵了。本文所讨论的王莽计划了两次却始终未得施行的巡狩封禅制度,就是根据近年在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封禅玉牒”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将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进行对证,从而发现一些新的线索,补充了《汉书·王莽传》记载的不足,分析了一些后代因为文献记载不足所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王莽经济改革中五均赊贷、对名山大泽的征课及酒专卖制度的分析,说明王莽所课之税确为所得税。同时对这种"所得"课税思想不能为后世所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为今天的所得税课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汉末王莽、更始之乱时,中国像一匹失群的野马,一瞬间迷失了方向,乱窜乱撞起来。这时,世间便不由自主地滋生出众多的盗与贼。为了求生,他们有的不惜杀人越货,有的甚至成为食人一族。在许多士大夫眼里,他们俨然就是魔鬼的化身。但是在被妖魔化的幻象背后,却是一张张无奈的面孔。  相似文献   
4.
论王莽改制     
本对王莽改制的内容、实施方法及失败的原因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莽是汉末权臣,外戚出身,元帝后王政君之侄。他一步步登上权力的最顶端,篡汉建新,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新朝短命而亡。桓谭为汉代大儒,代表作《新论》,与王莽为旧相识。本文试从桓谭《新论》出发分析王莽其人及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泰初 《收藏》2014,(8):94-95
王莽在执政称"摄皇帝"的第二年(公元7年)进行了第一次币制改革,铸行以五为基数的序列货币,其中铸造的栔(qi)刀五百与一刀平五千造型奇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树一帜。正因如此,王莽刀币成为最受当今钱币收藏者青睐的钱币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莽之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王莽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标准,所以他被西汉儒生推上了政权的巅峰,也因为“内圣外王”思想自身的缺失,他在实践其理想时不可避免地遭到惨败。  相似文献   
8.
王莽与儒学     
王莽自幼身受儒学教育,服膺儒学价值并努力践行儒家道德,实为西汉末期儒林领袖。自平帝起,王莽秉政,更加大力扶掖儒学,并对儒学的政治理想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援儒礼以更张制度,即"王莽改制"。王莽改制的实质,就是以儒学政治理想模式,来解决秦汉以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王莽的这场改革运动,其实是政治制度的儒学化过程。东汉建立以后,对王莽改制进行了清算整理,但涉及儒学及儒学政治制度化的问题,在很多方面仍依其旧,从而奠定了儒学参与建构政治制度的基础,由此可见王莽改制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甚为深远。  相似文献   
9.
王莽的作秀     
王莽生在西汉末期,当时的朝廷重用外戚,王莽的姑姑王政君贵为皇后、而皇太后、而太皇太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况且这个王政君本身就比较腐败,导致王家几乎人人都骄奢淫逸,独王莽粗布陋衣,淡茶糙饭.<汉书·王莽传>、<资治通鉴>等都记载了王莽的"事迹".  相似文献   
10.
王莽的富民思想上承先秦、秦汉以降的惠民和富民思想,同时又是对西汉末年社会现实问题的客观反映。王莽在辅政和当政时期,经常施民以财,献田献钱;赈民之急,安置流民;惠民以利,官营赊贷;鼓励发展农业,改革俸禄制度;从而构成了其富民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