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和爱情是探索王跃文政治文化生态小说人之存在的隐含路径。在政治领域的公共视角中揭露个体的人的存在无意义,从情爱的个人情境中表明政治的虚无与残酷,王跃文小说在政治和爱情的相互参照与混合纠缠中完成了对人性的深层挖掘。在对情爱和婚姻的叙写中,自由与束缚、灵魂与肉体、轻与重等命题构成了其揭示生命本我的存在密码,也揭示了个人在世俗欲望下的人生困顿。爱与性的分离、灵与肉的分裂,是外在力量引起内在异化的必然结果。自由伦理困境之外,个体自我的矛盾冲撞,正是现代人飘忽、焦虑、分裂、恐惧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9,(1):52-57
王跃文的小说以"官场"为触发点,描摹出了以权力意志和权力话语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生态,自觉地与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保持一致,在对官场中人生存状态的关心和书写中,始终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人道主义气息。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让王跃文的小说超越了通俗文学的限制,从"畅销"走入"常销"。  相似文献   
3.
从《国画》到《苍黄》谈王跃文官场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王跃文蛰伏十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苍黄》出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当下官场小说的领军人物,王跃文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情怀,比较十年前的《国画》,新作《苍黄》又呈现出不同的创作倾向,本文分析了小说的种种变化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1月5日,著名作家王跃文携其长篇小说《苍黄》在京举办了该书的作品研讨会。北京凤凰联动总编辑祁智表示召开这个研讨会,一是基于本书的销售情况和反响,希望对本书进行再次推广,二是深入研讨一下王跃文官场小说背后深厚的社会文化现象。《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著名作家、评论家邱华栋、《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起,《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等学者、评论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8,(6):64-64
2008年2月22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王跃文:作文需学习着表达我不敢看孩子的作文》一文。著名作家王跃文谈到,原来很喜欢看孩子写的东西,他们这一代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十分新颖,表达方式也新鲜活泼,很有时代的特色。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孩子的作文中多了许多套话。现在是越来越不太敢看孩子的作文了。  相似文献   
6.
微博     
我不太敢看孩子的作文。不知孩子对作文的感受如何?我的中学时代,好像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那时候,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说别人想听的话,似乎是作文的第一要义。作文里看不到我们真实的生活,也听不到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们的舌头像石头一样沉重和麻木。我自小热爱写作,却厌倦课堂作文。——王跃文  相似文献   
7.
不可回避,很多人选择《大清相国》,是源于窥探王跃文笔下满清官场的渴望。王跃文自己也说,写历史小说,他赞同的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将兴奋点聚焦于官场的我们,暗中希望他借古讽今,期待他含沙射影,希望能读到一本充满古今贪腐秘闻和秘诀的教材。  相似文献   
8.
《大清相国》,王跃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定价:38.00元王跃文的《大清相国》是一部被形容为"充满正能量"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写的是清代名臣陈廷敬(原名陈敬)为官的一生,他从一个正义感尚存的青年举子,逐步成长为胸有城府、极具官场智慧的官僚,反映了他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在官场上所做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抉择。小说集中选取了这样几个事件来刻画陈廷敬:一是科举舞弊案,二是到山东、山西、云南查验,三是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妻子总是抱怨书房面积太少,书都没有安家之所了。一个普通的家庭,能拥有近30平米的书房已实属不易,何况三面墙设计都有书柜。旧的书籍,敝帚自珍,新的书籍又陆陆续续进了家门,于是就拥挤起来了。杂一路走来,我待在校园的时光占了生命的重要时段,按部就班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工作后又隔三岔五地读了本科、研究生,这还不包括"压力山大"的"高四"岁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专业知识学得马马虎虎,成绩也是比上不  相似文献   
10.
王跃文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漫水》,是其力求与自己过去所谓的"官场文学"拉开距离的标志之作。作品重点塑造的余公公和慧娘娘,一个是传承乡村文明的杰出代表,一个是人间大美的精灵体现。作品中的"龙头杠"具有代表地方人文传统的象征性意义。漫水村的自然风物以及当地独有的风俗人情,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跃文写漫水村,既是抒发自己怀乡之情的一个出口,也是为了实现文学理想、履行文学责任的一种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