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8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挪威新邮 挪威去年的13套邮票,集中在6次发行。其中去年2月11日发行的《喜剧演员》邮票全套5种(图9),极尽夸张之能事,突出了喜剧演员的面部表情,邮票的风格与主题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养生苑     
南天 《师道》2005,(9):60-60
玫瑰花的N种药用价值;出现哪些现象你要马上休息;酸奶是长寿的饮料。  相似文献   
3.
《左传》有云:“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说起和谐社会,人们总是充满期待: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28字所勾勒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二种和谐传媒的状态。正像马克思所说,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因素才能形成。那时,每家报纸都会充分地体现出真正的道德精神,就像每一片玫瑰花瓣都散发出玫瑰的芬芳并表现出玫瑰的特质一样。  相似文献   
4.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反映了女主人公爱米丽悲惨的一生。本文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其进行解读,指出了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在结构、情节、语言以及玫瑰花的喻意上表现出的“陌生化”效果,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延长了审美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审美快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郭燕玲 《海外英语》2011,(6):235-236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文通过对小说里不同人物的分析,试图从这看似颠倒混乱、无理无序的叙述中揭示爱米丽病态的精神世界和爱米丽,荷默以及老仆人之间的不同的爱情观念,从而体现南北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和南北文化间的激烈冲突,以及写作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崔晓晴 《海外英语》2011,(1):196-197
作为西方文艺理论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阐述的悲剧理论对于现当代的西方悲剧作品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就可以悲剧情节,悲剧人物以及悲剧功能的角度进行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一、吃透文本,夯实基础课文是最佳的范文。教师要做到"精讲",首先需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走进作者的心灵。读书就是读自己,用心与作者进行对话,以产生共鸣。身为教师,我们只有悟透教材,方能得心应手地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目的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激活思维,进而达到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而合一,共为文本喜而乐,忱而愁,悲而哀,憎而恨,  相似文献   
8.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千年前杨玉环的倾城一笑让我们知道:质量优于数量。一千本武侠,也难比一章《三国演义》,《三国》的质量是孔明羽扇轻摇,扇起赤壁冲天大火的智慧;是关羽独走单骑,奔过寻兄千里平原的忠义。一万本言情,也不及一回《红楼梦》,《红楼》的质量是林妹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那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是凤姐儿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那一身天生风骚  相似文献   
9.
丁煜航 《红领巾》2011,(1):100-100
我喜欢美丽的昙花、娇艳的玫瑰花、纯洁的百合花,但我更喜欢红得似火的凤凰花。  相似文献   
10.
蜜蜂与鲜花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在这朵花上,吮吸的是毒汁。于是,它吸了一口就抬起头来,愤愤不平地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