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
3.
过去,每当人们谈起中华文化,多以黄河、长江文化为主体和代表,这固然无可厚非,但有欠全面和公允。实际上,中华文化是多元的,由各流域文化、地域文化组成。对此,史学大师、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曾指出:“中国文化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时代的差异、地区的差异,远远超过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中国文化”。正因为如此,近20年来,在风靡全国的“文化热”中,地域文化研究成为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以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24种最为引人注目,该丛书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4.
曲靖市第二届珠江源美食文化活动周于10月圆满闭幕。盛况空前的宏大场面,精华荟萃的名肴珍馔依然令人叹为观止,留恋往返。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事业三十年改革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首成就,辉煌壮丽.我国的广播事业也在这宏大背景下,伴随着新闻事业的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听众参与广播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听众参与广播比较初级的形式是听众来信表述听后感受,听众为广播节目撰写稿件等。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的“珠江模式”出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底,权威收视调查公司央视一索福瑞收视研究中心,发布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城乡所有落地频道的电视收视状况及市场份额的收视调查信息,传出本地电视大捷的消息:我省能接收的六七十个国内及境外频道在全省所占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高踞榜首,市场份额达28.44%,是名列第二的香港翡翠台(6.85%)的4倍多,亦以2倍多的份额超越广东境内所能接收的8个境外频道的总和,成为广东电视市场的最大赢家。由于珠江频道海外版已进入港澳有线网,并以各种方式落地美洲、欧洲、非洲、澳洲、东南亚等地,覆盖范围及收视人口均超越香港翡翠台,在这个意义上已实现“第一粤语电视频道”的奋斗目标(见图表)。  相似文献   
8.
雷泓霈 《天津教育》2008,(11):35-35
2008年8月6日《珠江晚报》报道:珠海市中小学生的暑期作业中充满了浓浓的“奥运味”,写以奥运为题材的作文,自办“奥运手抄报”等。学生在作文中写出了“对人生的理解,对梦想的理解,对意志的理解”。全国各地的教师也采取多种途径,利用奥运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教育。教师们表示,北京奥运会不失为一次良好的主题教育机会。现在,奥运会结束了,教师和家长应更加深入地挖掘奥运会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体味体育竞技中蕴含的道德感、意志力和丰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下岭独徐行,艰险未能忘",北宋文豪苏轼贬谪岭南,两度途经大庾岭,笃情悱恻的诗句表达了他颠沛流离、仕途坎坷的一生。明清以前,岭南一带属荒蛮僻野、瘴疠之乡,贬谪者多徙岭表。两广垦拓后,粤省商民沿珠江水系溯江而上,翻越大庾岭入赣江水系,经鄱阳湖直抵长江,大庾岭路遂为赣粤襟喉要道,一度繁华昌盛,直至海运勃兴后,才湮于史乘。襟喉道路大庾岭地处赣粤交界地,系南岭的五岭之一,既是珠江  相似文献   
10.
正1980年出生的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苏峰华,曾在国内接受了从小学到博士后完整的教育,也曾作为访问学者出访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在他身上,有着新生代中国科研人鲜明的成长印迹。他们基础扎实,脑海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也敢于实践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