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内涵丰富的著作,从领导教育的角度看,它是一部领导教育的巨著。柏拉图对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教育与选拔以及领导教育的课程设置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的领导教育理论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势的变化与年岁的增长,曹操的理想经历了由郡太守、到征西将军、再到治国天平下贤宰的三个发展阶段。对理想国的描绘与对理想人格的准则,展望了曹操理想主义者的性格特点。曹操名义上对汉朝的臣服,其实是对自己理想人格的忠贞不渝。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芸 《天中学刊》2005,20(3):38-39
柏拉图堪称西方的孔子,他首创的形而上学体系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先河。而其理念论是这一体系的主要形态。在其早期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它像是理念论思想之网上的一粒钻石,折射出理念论的丰富内涵;又像是一奈项链,把理念论串连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育在柏拉图“理想国”构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入手,论述了教育是“理想国”构造中的关键因素,是“理想国”运行的内在机制,是“理想国”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荣誉观主要体现在他的相论、灵魂观和国家观中。"善的相"是万物存在的终极目的,理解了"相"的本质并刻意去追求"善的相",人自然会变得崇高和伟大,自然自发地去追求最接近善的正义与荣耀。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和可轮回的,灵魂的本性是理性,只有在理性的约束下,通过正义去获得荣誉,人们才能够漠视现世的享乐,以永恒荣耀的灵魂去接受来世的轮回。在荣誉与国家的关系上,柏拉图抨击了社会上盛行的以名取利的行为,提出了为国家利益而取得的荣誉是最珍贵的,从而使荣誉观与爱国主义达到了理论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何恩鸿 《师道》2011,(7):49-51
中小学教师中,有多少人是主动选择教师职业的?主动选择中又有多少人是因为热爱并心怀理想而来的?回想当年,我的选择是无奈之举,一路走来,也身心疲惫,但有一点很明确,站上三尺讲台,依然心存梦想。我相信,  相似文献   
7.
战争意识是柏拉图思考政治问题的重要出发点,但这一点常被柏拉图研究者忽视。实际上,战争意识影响着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构建,"理想国"中的各项重大方案设计——比如城邦正义、哲学王统治、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战争意识支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从作者时代背景出发,梳理归纳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跨越1 700多年时空中的女性社会地位的观点,客观评价其中积极和消极的因素,揭示西方空想主义对现代女权运动的深刻影响,从而提醒全社会对空想主义思想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似乎从人类产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在远古的神话世界里,也有许多关于人类祖先向往理想世界的描述。从"蓬莱仙岛"到老子"小国寡民",再到"世外桃园",中国古代的先民一次次地描绘着自己所追寻的理想世界。从"伊甸园"到"理想国",再到"乌托邦",西方世界的古代先民也在不断地表达着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老子与柏拉图被后人称为中国与西方古代的大智者,他们也对理想世界作了探索。他们在各自的社会环境里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度。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第五卷中深刻地论述了女性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同时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天赋相同的自我否定;平等教育的不平等前提;女性身份特殊性的忽略;教育目的的非实用性等。解读这一思想,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