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9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部分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在目睹农村教育的现状后,前不久在西安集中研讨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意识"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谊军 《新闻记者》2004,(12):27-29
大凡与新闻传播有关的言论、文章,都喜欢提及"新闻意识"这几个字,却都止于模糊的认识和笼统的套用,难得见到有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阐释。是不是也没有必要呢?我觉得,对于新闻界以外的人可能真没有必要,而作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理论工作者,这份思考的义务是逃避不了的,这份探索的乐趣也是应该追求的。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也明确提出:“广大理论工作在理论研究、宣传和贯彻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理论研究只有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振国教授撰著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书,2005年3月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了1998—2004年间他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文22篇,答媒体关于理论问题的访谈及为学界同仁、-宣传理论工作者著作写的序言11篇,20余万字。这是作者七年来研究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值得一读。该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吴贵君 《湖南教育》2005,(20):27-28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修课程,目前已经全面走进了中小学校。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一时间,无论课程理论工作者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都难以对其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笔者在与一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们交流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教师知识与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它的目标与内容,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与学科课程都有很大变化,这对精于学科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已实施三年。三年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工作,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育理论工作和处于一线教师们都从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对新课程标准进行着不懈的解读,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就学科带头人而言.仅停留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层面上,将是肤浅的。音乐学科带头人角色的转换,即努力成为新课程标准的积极建设、有效执行和先行拓荒,则是对学科带头人提出的更高要求。笔认为,实现上述“三”之目标,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主动探究而获得的?为此,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许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模式、“实践活动”模式、“讨论交流”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特别是以“问题”为载体的“问题解决”模式。以下我从两大方面来叙述实施“问题解决”模式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是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学校章程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中小学制定和实施了学校章程,也有理论工作者发表了许多研究学校章程的理论文章,对学校章程的概念、意义、作用、格式、内容、制定和实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忽视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从而忽视了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许多学校在制定章程时感到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些理论文章也重点参考了国外关于学校管理的法律和文件,给人一种错误的印象,似乎学校章程在中国是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9.
迈人新世纪的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挑战,两国在教育上都做出了积极的应对。特别是两国从课程这一核心着手,开始了新一轮更深层次的基础教育改革。更为巧合的是,两国跨世纪的课程改革方案中不约而同地对课程设置做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增加了相似的板块:中国的“研究性学习”和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从时间上看,这两种课程类型出现在相似的时期内,却出现在不一样的社会类型的国家,表明两国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达到相似的深化和积累阶段。中日课程改革两大亮点值得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拟对两者作尝试性的比较分析,以利于我国的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校本应该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活动的乐园和求知的学园,学生在校园中应该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德性的成长,但是今天的学校在某些方面日益成为保守、功利和不公平的场所。学校生活中的道德性问题开始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建构一个有道德的学校,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伦理关系,是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