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6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直观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应当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全部认识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张建芬 《中学生物学》2011,27(12):44-45
1教学策略本节复习课希望通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试图从科学探究的高度,从探究思路的形成,到实验变量的分析、实验材料的选择,进而将三个实验的复习纳入一个探究体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等活动中,体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在探索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具有数理特征,量化程度高,西方人提出的现代分形理论与由大量生物现象归纳,概括,属于描述性,量化程度较低,中国人创立的全息胚学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全息胚学说和分形理论的内在联系,指出全息胚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分形思想,又进一步从全息胚学说出发得出了物体的时空分形特性。  相似文献   
4.
用标准答案完成作业、参加考试,曾经是我读书时的家常便饭。我几乎从不怀疑标准答案是否正确,更少追究标准答案是怎么来的。例如,我一直相信石油是一种"复杂的天然有机物的混合物",是"由生物体的残留、恐龙的遗骸,或者海藻化石经过沉积与高压形成的"。但有人就是不迷信这一标准答案,对石油的形成提出了另一种假说。  相似文献   
5.
张庆山 《课外阅读》2011,(11):289-289
任何一个生物体都在不断地通过自身“以变应变”的多种方式来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就整个植物来说,虽然不能自动地“转移阵地”,然而植物体内在各个层次,如:细胞内部、成段组织以及整个器官等都可能进行各种运动,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本文主要从概念、生理意义和机理角度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做简要比较,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八由草 《小火炬》2020,(9):34-35
所有生物体都有“生物钟”,花儿也不例外。花儿的生物钟不仅决定了香味、花蜜的产生、叶子的休眠等,还控制了花儿的开放时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能报时的花儿吧!  相似文献   
7.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介绍了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以前可能经常听说蛋白质与氨基酸,对它们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学习这两种物质时,却发现难以很好地掌握其特性。其实只要抓住了重点,总结了规律,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  相似文献   
8.
<正> 1 引言 "生物技术"本意是指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定向操纵或改造生物体的技术。1917年匈牙利工程师Kall Ereky首次使用"生物技术"这一名词时,其原意是指用甜菜作为饲料进行大规模养猪,即利用生物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这个概念的外延逐渐被人为地扩大,泛指对所有利用生物体本身、代谢产物及功能等技术。人们为了满足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 人教版必修3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中的探究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态的机制",按照课时安排,要求用1课时完成,在1课时内既要完成操作又要完成讨论,时间很紧张。如何处理探究实验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呢?在实验教学中借助PASPORT传感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可以有效地达到实验目的。 PASPORT传感器是PASCO公司提供的具有独特功能的传感器,提供给中学使用的传感器种类包括温度、力、声音、光、pH、心率、位移、电压/电流、磁场、绝对压力、相对压力、气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日常教学及各类习题辅导中,常会碰到关于某种情况下某生物体是否可育的问题,但由于中学教材中对此问题并没有全面深入的阐述,加上有些教师常会根据经验给学生灌输一些不准确的判断,如"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二倍体是可育的",等等。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学生便会套用这些结论,有时就会得到错误答案。学生很是茫然:到底几倍体是可育的,几倍体是不可育的,怎样判断?大家知道,影响生物体是否可育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决定于减数分裂能否产生正常的配子,这与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个数及染色体组的来源与组成密切相关。染色体组是指生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