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落潭中学位于广州市北郊的白云区钟落潭镇,创办于1989年,2001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2年被评为区一级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40多人,教师83人.其中一级教师67人。证建设教育强慎的时代浪潮巾.钟落潭中学迈着嚷实的脚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春光 《科学教育》2005,11(2):34-35
我国以往生物科的目标是以知识性目标为主,并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实验技能,而生物新的课程标准除了把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继续作为基本目标以外,还注重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如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各学科的整合能力、对身边的熟悉的生物学现象的探究能力等,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性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能力要求方面的分析与对策 1、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分析以往考生因估分过高而失误的原因,其中有些考生面对会做且应该得分的主观性题落笔不得分,即便是较容易的题也不能得分.这类问题除了考生的轻视评卷规则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所答问题不够说理,即不能准确的答出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常使用一些大众性俗语,或是语法不准确,乃至出现错别字、病句而使意义发生偏差.  相似文献   
4.
<正> 1考试目标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以下简称"AL 会考")相当于我国大陆的高考,该考试旨在评估考生的各种能力及素养,包括忆述及了解生物学上的事实、概念、原理;应用生物学知识、概念及原理,解释现象和解答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及进行对这些假设的测试;显示有关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技巧;以不同形式(表格、曲线图、图表、图解等)表达资料及将之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分析、演绎资料(包括数据及非数据资料,如文  相似文献   
5.
一、比较法概述1.比较法的定义辨识是人类最基本的技能之一,然而在辨识过程中,更多的人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因素,从而使事物失去了其应有的内涵,即人类缺乏对事物的真实认识.比较法学是一门学科,其主要目的即是研究人类在辨识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与思路,从而还原事物的本质,使人类能够更加准确的认识事物的成因与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重生物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而这些能力绝对是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上的,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地基打牢了,高楼大厦才能建得起,修得高。因此,开展生物科高考总复习的目的在于:一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星、分散的生物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7.
<正> 1 教学背景笔者任教的对象是山区一所普通中学的高三学生,从教学对象上分析,由于大部分山区中学生物教师紧缺,在高一时对生物科开设课时不够,学生对生物科的学习没有多大兴趣,致使学生对生物教材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特别是综合科,学生对课本的重视程度更是远远不够,这就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难度。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让学生熟悉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此,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一些常规教法,有意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高考生物科试题导向性正确,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试题设计规范、科学,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幽默作坊     
我最勇敢小时候我很勇敢很勇敢,有次在幼儿园里,医生给我们打疫苗,老师在边上谆谆教导:"哪个小朋友勇敢呀,让我们看看最勇敢的小朋友在哪里,第一个来医生阿姨这里?"问了半天也没有人理她,大家都往后缩,后来我大步走到医生面前。老师高兴地说:"还是文文最勇敢……"话还没说完,我就一把抓起桌上的针头针管全部扔到了窗子外面。  相似文献   
10.
从严格意义上讲,生物科普创作并不属于生物教育科研的范畴,但两者对于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生物教育科研一样,科普创作是一项很有意义和颇值得生物教师倾注热情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