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极反应是电解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解的核心内容,既是教学重难点,更是高考命题热点。对电解池电极反应的传统模型——"迁移放电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视角,即在氧化还原反应视角下构建电极反应——放电迁移型,可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电解池电极反应书写及判定的问题,给高中教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2BaO·Fe2O3为正极材料、GP镍氢和镍铬二次商业电池的阴极材料为负极.以13.5 mol·dm-3KOH溶液为电解液,在隔膜电解池中电化学合成高铁酸钡。在合成温度为20℃,电流密度约0.18mA/cm2、电化学合成时间约为50小时的条件下,充电电压为1.45-1.58V,高铁酸钡产率为52.1%。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知识点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历年高考的热点,为使大家更好掌握该知识点,下面笔者以2010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作一分析,愿能够对2011年高考化学复习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一、2010年高考考点与试题解析1.基本概念的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是中学化学中两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如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解池则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再如原  相似文献   
4.
在倡导"低碳经济""节能高效、科学和谐发展"的社会情景下,能源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作为能量转化的主要理论之一——电化学,无疑就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笔者试对电化学原理体现的基本方法——电极反应式,浅谈其书写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一、分析池的类型,明确电极名称这是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前提,只有明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电解氯化铜水溶液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原电池和电解池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具体应用,探究电极反应发生的原因,是理解及应用原电池、电解池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在分析、研究原电池或电解池的问题时,要紧紧抓住氧化还原反应这一主线索。同时,应根据教材原理将原电池、电解池知识区别透彻,否则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烧杯实验、试管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非常普遍,而电化学实验中常不需要加热和振荡,用滤纸代替烧杯、试管做实验,可达相同效果,且可减少试剂用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相似文献   
8.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的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操作简捷。②使用手电筒、电风扇及音乐卡显示,增强了实验的可见度和趣味性。③一池两用。作电解池进行电解反应实验时,便于检验电解生成的气体,也能有效地处理产生的有害气体,防止空气污染;作原电池讲解氢氧,,  相似文献   
9.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不仅刚跨入高中就学习“物质的量”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在随后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和电解池等章节中也会涉及“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及计算。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尤其是涉及各种类型的计算较难理解。其实,“物质的量”这一章所涉及的基本公式只有5个,而各种类型的计算题也只是将这几个公式组合在一起综合应用而已。在这里简单谈谈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技巧。  相似文献   
10.
大连化物所是邵志刚研究员曾经读硕士的地方,也是他开始燃料电池研究的起点,而经过在香港科技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双料博士后研究之后,2005年4月,他正式回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