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洁 《科学中国人》2014,(6):117-119
结构功能主义研究方法是西方社会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借助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研究方法,本文探讨了"省管县"体制功能定位下四个结构性载体。在经济系统层面,从财政体制入手,探讨了财政管理体制的缺陷;在政治系统层面,从省、市、县三者的职权关系出发,分析了职权体制症结;在社会整合层面,对影响体制整合协调功能的配套措施、法律制度、矛盾冲突解决机制进行了分析;在体系维系层面,分析了政策理论支撑和人员素质结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市管县”已逐渐成为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紧箍咒”。只有尽快变革地方行政层级,实行省直管县和不设区的市的体制,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上看,城乡关系与地方行政体制尤其是县制改革有紧密关联.传统“郡县制”体制下城乡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近代随着城乡的突变式分离,地方行政体制亦频繁变动.改革开放后,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市管县体制在现实中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为打破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不少地方试行了省管县的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省管县已成为统筹城乡的重要改革方向.而要搞好省管县的改革,必须平衡和规范市、县公共权力的行使边界,合理界定其权责界限.同时,省管县改革要做大做实县作为一级独立政权所必需的政治、行政、财政等各项权能,赋予其相应的治理资源特别是行政权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地方财力普遍面临紧张,税收体制的不合理、财政层级过多、非预算资金的混乱等因素影响了地方财力增长,应从税制改革、财政体制变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着手促进地方财力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一种主导性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市管县”体制。但随着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加上“市管县”体制缺乏系统配套的城市发展机制和人口政策的平台,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暴露诸多弊端。拟以此为基础结合现阶段“市管县”体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构想,实行省直管县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市管县的地方治理制度造成诸多弊端:地区经济发展受阻碍;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制化建设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高成本,低效率。比较西方国家地方治理经验,中国应实行以扩权强县为取向的地方治理制度,逐步建立省管县体制;建构新型的以法制化和民主化为目标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和完善相应配套机制和后续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及多条过江大通道的建设,南通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南通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及时进行区划调整,在通州撤市建区后,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省管县"、"市管县"两种机制中另辟蹊径,以市县一体化的新体制构建一个真正滨江临海的大南通市、新南通市,为南通发展成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提供新的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8.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完善我国的省以下财政体制。目前全阑已经有22个省、直辖市试点“省管县”,受到政策扶持的县(市)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省管县”在很多地区被证明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市管县”已逐渐成为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紧箍咒”。只有尽快变革地方行政层级,实行省直管县和不设区的市的体制,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税制改革浙江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省管县”和“乡财乡用县管”.浙江省省以下分税制改革的路径逐渐明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