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一位学型作家,石杰的小说创作也同其理论研究一样,极富特色。无论是作品内容的丰富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与开创性,还是那挥散不去的弥漫在作品中的难以言说的无奈、淡淡的忧伤、浅浅的哀愁,都构成了创作的个人 化风格,从而形成了小说的主题-小村残照。  相似文献   
2.
他从土家苗寨的山沟沟里走出,毕业后又回到家乡,扎根在湖南省湘西州的莽莽武陵山深处。他是火种,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他是小溪,浇灌学生成长的乐园;他是春风,吹开学生通向未来的大门……他用青春、执著和爱书写着无悔的教育人生。从教20年来,他18次被评为泸溪县教育先进工作者,3次获湘西州人民政府记功奖励。1999年,他作为湘西州历史学科仅有的一名最年轻的教师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同时被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他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学科带头人、泸溪县第一中学教师石杰。1986年7月,石…  相似文献   
3.
石杰小说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悲剧主要发生在社会、命运、人性、人本四个层面,每个层面的悲剧又各有其特质和表征.悲剧的共同成因在于主体的超越性,与作家的人生经验、创作理念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密切相关.四个层面的悲剧呈逐级递进性质,也标志着作家思想的逐步深化.在人本层面的冲突中,小说传达出一种现代悲剧思想和现代文化意识,表明作家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思考和人性的探求是石杰小说的两大突出主题。石杰对生命的体验是苦和空,但又能超越苦、空,达到顺生的境界。石杰肯定自然人性,反对戕害人性,但又能以“性善”作为界限,走向生命和人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石杰的小说创作直接来自于好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她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人的生活为题材,展示了人生的苦难,美好和丑陋,表现出追问的勇气和重建希望。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相似文献   
6.
石杰小说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悲剧主要发生在社会、命运、人性、人本四个层面,每个层面的悲剧又各有其特质和表征。悲剧的共同成因在于主体的超越性,与作家的人生经验、创作理念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密切相关。四个层面的悲剧呈逐级递进性质,也标志着作家思想的逐步深化。在人本层面的冲突中,小说传达出一种现代悲剧思想和现代文化意识,表明作家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正"对不起"是学前儿童对社会规范中文明礼貌知识和习惯的认知内容,是我们用来表达歉意,而且是表示真心愧疚的话。而在幼儿生活中,"对不起"这句话已经被有些幼儿当成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变成了他们做错事后的"挡箭牌"。现象一:石杰抢了朱婧的玩具,朱婧向他要,他就把朱婧推倒在地。朱婧哭了,他连忙说声"对不起",然后不管朱婧,自己就去玩了。现象二:王萌洗手时,不小心把水甩到了姜悦  相似文献   
8.
石杰的小说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她显然更倾向于把思想隐藏起来,以形象和意象替代,即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并让其自己去表现,去活动。而象征物的择取又始终服从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因此,才有了思想与方法、内容与形式的合而为一。读石杰的小说,你既能感受到现实主义对生活的反映,也能体味到现代主义对人生的启示和想象。  相似文献   
9.
引子石杰考上高中,成为家里的一件大事。暑假,在城里打工的妈妈打电话回来,叫他去住一段时间。她说自己忙,这么多年没有回家,儿子都快不认识自己了。她要把儿子叫到身边,培养培养感情。妈妈那么多年没有回家,只是按时给家里寄钱,她在城里怎么生活的,石杰也很好奇,很想亲眼去看看。  相似文献   
10.
1.8米挺拔个子,体育专业毕业,一双大眼睛透射出清澈的光,不时闪动的眼神伴随快语速、高声调、俚俗词……石杰给人的第一印象有些大马金刀般的豪气,然而只要你静心听他说下去,就会发现他的精明与睿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县城高中逐渐成长为副校长,并被委任到大邑县最大乡镇沙渠担任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石杰在带领沙渠学校由弱转优过程中,着眼于学校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充分激扬办学活力,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独有的学校治理之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