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碧山咏物词所凸显的"沉郁"特征,既指凝重郁结的情感状态,又指蕴藉深厚的艺术境界。碧山词中悲悼家国之感恨与自伤身世之落寞紧密相连,形成沉厚郁结的情感内蕴;同时,碧山词为情造文,承继比兴传统、运用唱叹笔法,借咏物以抒情,从而熔铸出其所独具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碧山咏物词所凸显的"沉郁"特征,既指凝重郁结的情感状态,又指蕴藉深厚的艺术境界。碧山词中悲悼家国之感恨与自伤身世之落寞紧密相连,形成沉厚郁结的情感内蕴;同时,碧山词为情造文,承继比兴传统、运用唱叹笔法,借咏物以抒情,从而熔铸出其所独具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4.
王沂孙(碧山)为宋末咏物名家,其咏物词兼有情感内蕴的悲剧美、人物形象的清奇美、寄慨遥深的模糊美、流转多姿的形式美等多层面的美感特质,其咏物词的艺术魅力亦由此彰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汪氏族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汪伦籍贯进行考证,得出“汪伦是黟县人”。  相似文献   
6.
"碧山共同体"是左靖与欧宁等策划团队在反思中国农村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尝试。其初衷是对农业传统的忧虑和对过度城市化的批判。"碧山共同体计划"动员各地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前来碧山,通过让知识分子、艺术家与农村居民共同协作,试图提供一种新的乡村建设思路,从而避免农村被简化为旅游景点或迅速地被城市吞噬。  相似文献   
7.
李思训是盛唐时一位著名画家,有着山水画"北宗之祖"的赞誉。李思训在长年隐居和宦游人生历程中,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亲身体验了国家美好山川的极致景色,并将山水美景付诸自己的笔端,创作了诸如《江帆楼阁图》等创世名画。  相似文献   
8.
李白晚年访道江东写下不少诗篇,其中四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黄山胡公求白鹇》《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及《山中问答》涉及的二个名词:黄山、碧山,长期以来未能厘清.文章通过对这两个词在各诗中的属性的讨论,将其定位安徽贵池.  相似文献   
9.
朱永锋 《兰台世界》2014,(9):111-112
李思训是盛唐时一位著名画家,有着山水画“北宗之祖”的赞誉。李思训在长年隐居和宦游人生历程中,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亲身体验了国家美好山川的极致景色,并将山水美景付诸自己的笔端,创作了诸如《江帆楼阁图》等创世名画。  相似文献   
10.
王沂孙是南宋末年的词学名家,其创作对后世词学尤其清代词学产生重大影响。清中叶常州词派的陈廷焯、周济、张惠言等对其推崇备至,而同为清朝著名词论家王国维在其评词专著《人间词话》中却点出其词之风骨与境界远在文山之下。看似极力贬低其实未然,试将二者之词学思想及创作实践相比较,探索王国维对王沂孙真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